中国和欧盟谈妥了! 7月24日上午,北京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外交活动。 欧洲

史止镜 2025-07-24 22:16:47

中国和欧盟谈妥了!

7月24日上午,北京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外交活动。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抵达中国,与中方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这场会晤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的关键节点,双方围绕合作与关系发展展开深入探讨,最终达成重要共识。

中欧建交50年来,合作成果有目共睹,从最初的24亿美元年贸易额,到如今的7858亿美元,增长超过300倍。

双方在经贸、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

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投资热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当地建厂,带动就业超3万人,助力欧洲新能源产业升级。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为中欧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会晤中,双方就多个重点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在经贸方面,中欧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问题,特别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

此前,中欧在投资协定框架下已做出高水平市场准入承诺,此次磋商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市场的开放与合作。

与此同时,双方还支持重启中欧贸易救济对话机制,以务实态度解决经贸合作中的问题。

科技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4月,成都与德国慕尼黑成功举办国际创新科技合作交流会,双方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达成18项合作意向,并签署2项重要协议。

这种双向赋能的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技术交流,也为双方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中欧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在加速推进。

欧盟正大力投资数字基础设施,而中国在移动支付、智能物流等消费互联网领域具有优势,双方在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

绿色发展是中欧合作的又一亮点,双方在蓝色经济、碳中和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显著。

在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中欧围绕海洋保护、港口减碳等议题展开交流,中法海洋卫星等项目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地的投资,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欧洲的绿色转型。

双方还计划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碳交易市场机制共建等方面加强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政治互信是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石,今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双方就乌克兰危机、以巴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强调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

这种高层级的战略沟通,有助于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中欧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展望未来,中欧关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但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

双方表示,将继续秉持多边主义,捍卫公平正义,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新起点上,双方将以此次会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开启下一个值得期待的50年。

此次会晤的成功举行,不仅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向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欧的合作不仅成就彼此,更照亮了世界。

正如欧盟对外行动署亚太总司长夸恩斯特伦所言,双方可以在更广泛领域进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欧关系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1519

猜你喜欢

史止镜

史止镜

做事公正一小时 胜过祈祷五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