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要选择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航空还是要烧油的,中国在做一个赌注,

世界聚焦点 2025-07-25 01:18:06

为什么中国要选择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航空还是要烧油的,中国在做一个赌注,其实中国是在赌一个未来:赌的就是将来用电成本极低,甚至不花钱! 这个决策还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咱们就拿买飞机这事来说,全球民航客机市场基本被空客和波音垄断,中国每买一架飞机,钱就哗哗流向国外。 比如东方航空2016年买80架波音737,一下子就花了458亿元,这还只是单笔订单,要是真搞廉价航空,全国航空公司得掏出多少真金白银给老外?更要命的是,飞机维护、零部件更换都得看人家脸色,长期下来就是个无底洞。 再看高铁,那可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高铁投资有个“1:3”的带动比,每花1亿元就能拉动冶金、建筑等关联产业投资3亿元,还能创造2200多个就业岗位,一辆复兴号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背后是600多家一级供应商和1500多家二级供应商,从车头到车尾全是中国制造。 就说电动塞拉门,以前靠进口,现在咱们自己生产的不仅能满足需求,还能出口给庞巴迪、阿尔斯通,这技术自主的底气,航空业根本没法比。 有人说航空烧油成本高,高铁用电也不便宜啊,但中国早就算好了能源这笔账,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经达到56%,风电和光伏装机加起来超过14亿千瓦,特高压输电把西部的风电、光伏送到东部,未来用电成本只会越来越低。 国际能源署预测,石油需求2030年前就会达峰,而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会让能源价格越来越便宜,到时候,高铁用电可能比航空烧油便宜一大截,甚至能“蹭”上光伏、风电的“免费电”。 更关键的是,高铁是拉动经济的火车头,高铁一通,沿线城市GDP都跟着涨,比如兰新高铁开通后,西北沿线城市GDP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杭温高铁通车后,浙江初步形成陆域一小时交通圈,旅游业和制造业都活了,高铁每投资1亿元能带动GDP增长2.63亿元,这种乘数效应,航空业根本望尘莫及。 有人可能会说,航空业也能带动经济啊,但看看中东冲突就知道,空域一关闭,航班就得改道,成本飙升,要是哪天中美关系紧张,波音、空客断供零部件,中国航空业立马就得趴窝,而高铁产业链全在自己手里,就算国际形势再乱,咱也能自己修车、自己跑运输。 说到底,中国发展高铁不是简单的交通选择,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战略豪赌,赌的是技术自主,赌的是能源革命,赌的是经济命脉攥在自己手里,现在看来这场赌局已经开始赢了,高铁总里程占全球70%以上,技术从追赶到领跑,可再生能源装机全球第一,特高压输电让西电东送变成现实。 未来,随着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的普及,高铁的成本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而航空业可能还在为油价上涨和碳排放发愁,这场赌局中国赢定了,毕竟把命运拴在别人的飞机翅膀上,不如自己铺就一条钢铁大道,通向真正的自主未来。

0 阅读:78
世界聚焦点

世界聚焦点

聚焦全球,捕捉新闻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