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徳莱恩在中欧峰会结束后发文:   她强调说,欧洲人相信“自由贸易的力量”能够推

物规硬核 2025-07-25 11:15:35

冯徳莱恩在中欧峰会结束后发文:   她强调说,欧洲人相信“自由贸易的力量”能够推动国家繁荣, 但“它必须是公平的”,因此希望中国在市场开放、产能过剩和出口限制等问题上采取措施,通过实现欧中经贸关系的"再平衡"来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说白了,就是看中国发展太快,心里不平衡,想找个理由"割韭菜"。   以前说"自由贸易",意思是大家敞开做生意,谁有本事谁赚钱,现在欧洲人说的"自由贸易",后面总要加个"但是",就像请客吃饭,先说"随便吃",等别人动筷子了又说"不能吃太多肉"。   冯德莱恩向中国提出三个要求: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以扩大对华出口,同时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导致商品价格过低,还批评中国限制关键原材料出口。 这种一边要求他人敞开门户,一边自己却修筑壁垒的行径,哪怕是广场舞大妈都会觉得其双标得太过荒谬。   欧洲对中国的态度,活脱脱上演着“嘴上嫌腥,筷子却没停”的戏码,一边变着法儿念叨中国“不合规矩”,一边攥紧中国市场的红利不肯撒手。 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空客一半的订单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这场景,恰似食客对着满桌佳肴抱怨“菜太便宜坏了行情”,嘴角的油光却擦都擦不干净。 轮到中国电动车驶向欧洲,他们立马跳出来喊“数量超标”,可明眼人都看得清,欧洲本土电动车价格居高不下、供应还跟不上趟,消费者用脚投票选了更实惠的选项,这哪是“别人腿太长”?分明是自己跑不快,反倒怨赛道不够窄。 这种“只许自家赚够,不许他人领先”的双标,说到底是既想保住既得利益,又扛不住竞争的现实,毕竟,市场的天平从来只认性价比,不认抱怨声。 冯德莱恩这套说辞,明显是跟美国学的,但学又没学到位,搞得像东施效颦,美国搞贸易战好歹是真刀真枪,欧洲这边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要"独立自主",德国总理朔尔茨说"不脱钩",结果冯德莱恩转身就搞小动作,这精神分裂的程度,连《乡村爱情》里的谢广坤都要甘拜下风。   现在欧洲最着急的就是中国电动车,去年中国每卖出三辆电动车,就有一辆去了欧洲,欧洲车企急了,就像当年的诺基亚看到iPhone一样慌。   欧洲人十年前用贸易壁垒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结果中国光伏成了全球第一,现在他们又想用同样手段对付中国电动车,冯德莱恩嘴上喊着"公平贸易",实际就是双标,当初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赚钱时闭口不谈公平,现在中国企业强大了就开始立规矩,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只不过这次换成了电动车赛道。   真正的公平应该是:你卖我汽车,我卖你手机,你买我稀土,我买你机床,各自发挥技术或成本优势,而不是一边标榜自己的强项是"核心竞争力",另一边指责别人的长处是"不公平竞争"。   欧洲现在的问题不是中国发展太快,而是自己转型太慢,德国车企躺在燃油车红利上太久了,现在电动车追不上,就开始耍赖皮,这就像班里学习不好的学生,不想着用功,光想着让学霸少考几分。   建议欧洲政客们少玩文字游戏,多想想怎么提升竞争力,毕竟市场就像足球比赛,赢球要靠实力,不是靠改规则。

0 阅读:5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