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徳莱恩在7月24日的中欧峰会结束后发文:她强调说,欧洲人相信“自由贸易的力量”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25 16:17:38

冯徳莱恩在7月24日的中欧峰会结束后发文:她强调说,欧洲人相信“自由贸易的力量”能够推动国家繁荣,但“它必须是公平的”,欧洲要求中国解决“市场准入、产能过剩和出口管制”等问题,欧中经贸关系“再平衡”了,也有利于加强双边关系。   中欧每天商品交易额高达23亿欧元,但问题也不少,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2024年已飙到3570亿美元,欧盟觉得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限制多,政府补贴又推高了产能。   电动汽车、太阳能板这些产品涌入全球市场,挤压了欧洲本地产业,欧盟认为中国电动汽车靠补贴打低价,对欧洲市场冲击不小,最近还采取了贸易防御措施。   中国对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出口管制也让欧盟头疼,毕竟中国占了全球稀土开采的69%、精炼的92%,一举一动都牵动全球产业链,冯德莱恩在峰会上直言,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给欧洲制造业带来麻烦,希望中方能放宽政策,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冯德莱恩反复提到“再平衡”,不是单单为了欧盟的利益,也是为了双方的长远发展,自由贸易的核心是公平,只有减少市场扭曲、解决过剩产能,再加上对等的市场准入,双方才能走得更稳。   欧盟不想跟中国“脱钩”,而是希望通过“去风险化”,让经济关系更健康,这次峰会上双方在一些问题上有了进展,稀土出口谈了个新机制,打算优化出口保障,稳定供应链,这是个好信号,说明敏感问题上也能找到合作空间。   中国领导层也开始正视产能过剩,表示愿意采取措施减少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这些都为未来谈判铺了路,但要真实现再平衡,还得有更多实际行动。   虽然贸易摩擦是焦点,冯德莱恩也说,欧盟不想一味对抗,而是希望在竞争中找到合作机会,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经济上,中欧互补性很强,中国在电动汽车、风能、太阳能这些清洁技术上领先。   欧盟在技术标准和绿色转型上有优势,峰会上双方在气候问题上达成了些共识,展现了合作潜力,生物医药、循环经济这些新领域也有看头,中国近年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了不少欧洲企业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也更严格,这些都是积极信号。   “再平衡”不只是缩小贸易逆差数字,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重塑中欧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欧盟想保护自身产业竞争力,确保供应链安全多样。   中国则希望通过回应欧盟关切,缓解贸易摩擦,同时巩固自己在全球经济的地位,冯德莱恩还提到地缘政治,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让她觉得欧洲安全感不足,这虽然不直接是经济问题,但也提醒我们,经济关系的再平衡离不开战略互信。   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意义非凡,过去半个世纪,中国从农业社会变成工业强国,欧盟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一直是中国的重要伙伴。   现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美国的保护主义、供应链区域化趋势都给中欧关系带来挑战,冯德莱恩的“再平衡”呼吁,既是欧盟在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对中欧合作的期许,公平的贸易规则是双方关系深化的基石。   对中国来说解决产能过剩、开放市场不仅是回应欧盟,也是自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欧盟来说,少点意识形态偏见多看看中国的市场和创新能力,才能找到更多合作机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77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