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枪口已经转回来了。”这不是预感,是摆在桌面上的倒计时!   7月27日

萧兹探秘说 2025-07-29 18:14:37

“特朗普的枪口已经转回来了。”这不是预感,是摆在桌面上的倒计时!   7月2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带着那份5月在日内瓦谈好却没签字的协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中国代表团重新坐下谈判。   眼下,三个月的关税暂缓期只剩15天,延期到8月12日的“大限”看着像给了缓冲,其实就是在倒计时,每过一天,双方的压力都在增加。   其实5月在日内瓦,双方已经谈出了个大致框架:美国说要取消91%的加征关税,还把24%的关税暂停了90天。可协议一直没签,卡在了一些具体问题上,比如除了关税之外的其他贸易限制怎么定,还有技术合作方面的条款怎么谈。   美国想通过拖着不签来逼中国让步,但这三个月里,他们自己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股市和债市都不稳定,有人甚至担心,如果8月12日之后关税再升级,可能会重现今年4月那种股市、债市、汇率一起下跌的乱局。   这种情况下,贝森特团队这次谈判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硬扛了。但中国这边态度很明确:谈可以,必须平等尊重,不能把做生意的事和政治扯在一起。   而且这几年,中国早就做好了准备,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东南亚、中东这些地方的出口增加了28%,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反而降到了3%以下。   就算美国加关税,中国自己的产业链也能顶上,像人工智能、半导体这些关键领域,技术突破越来越多,美国想卡脖子也没那么容易了。   说到底,这场谈判就是两种思路的较量:美国想靠提高关税保住自己的技术优势,中国则想通过开放合作让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现在全球做生意的格局早就变了,中国有完整的制造和研发能力,就算美国全面限制,很多关键产品咱们自己也能造,而且质量越来越高。   8月12日这个时间点很关键。对美国来说,如果真的升级关税,老百姓买东西会更贵,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也会受影响;对中国来说,只要稳住节奏,继续搞好自己的产业升级,就能应对各种挑战。   历史上早就证明,想靠单方面施压来挡住一个大国发展,根本行不通。这次斯德哥尔摩的谈判,说到底还是看美国能不能顺应合作共赢的大趋势。   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互相拆台不如一起发展,这才是绕不开的道理。  

0 阅读:137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