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逆袭,必须要干成大事,不然不足以从底层社会中脱颖而出。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所成就呢?尤其是在先天条件不好,手里资源极其有限的条件下。笔者研读历史和兵法多年,尤其重视对谋略家个人成事过程的研究,个人认为,谋略家之所以能够在人生的长跑中与普通人拉开差距,关键还是在于下面四条措施。
一、押注关键项目
古人云:“时势造英雄。”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特殊的际遇对于个人的崛起至关重要。然而,“时势”这一概念过于抽象和宏观,大家往往难以直接把握。而具有时代特色的关键项目,作为人类具体的实践载体,为人们提供了触摸“时代脉搏”和把握“历史趋势”的切入途径。
一个真正的关键项目,往往承载着时代的需求、社会的趋势和市场的空白。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变革力量,能够吸引各方势力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投入。具有谋略思维的高手,会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果断地将自己的精力、资源和智慧押注在这些关键项目上。
例如,在互联网兴起的初期,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高手们纷纷投身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领域的项目。他们看到了这些项目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和社会变革的力量,敢于冒险,勇于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项目成为了时代的主流,而他们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先后登顶富豪榜。
再举一个大家熟悉的案例,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就是这样一个懂得押注关键项目的高手,他力劝胤禛不要被康熙释放出来的“假项目”(即当“大将军王”,去西北平叛)所迷惑,踏踏实实留在京城争夺“太子”之位。
二、拉拢关键人物
俗话说:“船载万斤,掌舵一人。”在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群体活动中,关键人物的一句话,往往能顶“一万句”,他们的影响力和决策力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如同羊群中的“领头羊”,能够引领群体的方向和行动。
谋略家们深知这一社会运行规律,因此他们善于识别和拉拢真正的关键人物。这些关键人物可能是行业内的权威专家、具有广泛人脉资源的社交达人、拥有决策权的高层领导,或者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强大执行力的团队骨干。
通过与关键人物建立良好的关系,谋略家们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和资源,推动自己的事业发展。然而,拉拢关键人物并非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需要建立在真诚、信任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因此想成大事,就要善于倾听关键人物的需求和想法,为他们提供价值和帮助,从而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还是以《雍正王朝》为例,雍正之所以能够成为康熙默定的继位人,主要就靠邬思道这个关键人物的出谋划策,统筹全局。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物,那么凭实力和人望,他赶不上八阿哥;凭康熙的宠爱,他赶不上二阿哥,凭对军队的影响力,他赶不上十四阿哥,是不可能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的。
三、发力关键阶段
“赢在起跑线”这一观念在社会中广泛传播,但从谋略的角度来看,其本质上是一种严重的战略误导。在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真正的高手懂得“好钢用在刀刃上”,只会在关键阶段发力,从而坐收渔人之利,摘取别人的胜利果实。
大家要意识到,一个项目或事业的发展往往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而是存在着一些关键的阶段和节点。这些阶段决定着整个事情的走向和最终的成败。谋略家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这些关键阶段,并在此时集中资源、全力以赴。
在《雍正王朝》中,这个关键阶段发力的现象更加明显。试想,如果胤禛一早就表现出对于皇位的热衷,并不加掩饰地付诸行动,那么不但会遭到太子和其他兄弟的残酷打击,甚至还会引发康熙本人发自内心的厌恶(就像八阿哥和后来的弘时一样)。
总之,大家需要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在非关键阶段保持冷静和节约资源,等待最佳的时机。
四、紧盯关键问题
“绳子总是会在细处断。”关键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谋略高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锐性,紧盯关键问题,不被琐碎的事务所干扰。
对于当前时代来说,这些关键问题可能是技术难题、资金瓶颈、人员管理、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核心挑战。只有解决了这些关键问题,才能为事业或项目的发展铺平道路。
例如,在《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否顺利继位,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掌控京师的兵权。虽然康熙之前做出一定的安排,但是雍正和邬思道依然就这个问题做出非常充分的安排。一直到了十三阿哥带兵赶到畅春园,雍正的皇位才算稍微坐稳。
能否紧盯关键问题,其实对当事人还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他能具备清晰的思维和果断的行动能力。能够在众多问题中迅速识别出关键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总而严重之,谋略高手之所以能够干成大事,与常人拉开差距,正是因为他们善于“押注关键项目、拉拢关键人物、发力关键阶段和紧盯关键问题”。这些策略手段能否运用得当,则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判断力、果断的决策力和强大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