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是不是金庸笔下最强的主角着实难说,但他一定是金庸笔下人气最高的主角,毕竟那“一见杨过误终身”的说法是人尽皆知,试问谁不想看看这位能够让无数少女为之疯狂的青年少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不过说来可笑,杨过虽是主角,却没有太多值得吹嘘的战绩,尽管从结果来看,他确实是笑到了最后,但你若是细品过程,就不难发现这小子无论与谁对决,几乎都是五五开的局面,很难占到便宜。
最终即便是以微弱的优势取胜,他自己也不免会落得一身的伤,所以杨过到底算是什么水平的高手?那五绝之名,是否名副其实?
一、杨过的战绩
杨过初登场时还只是个愣头青,那时候只是得了欧阳锋传授的蛤蟆功,尚且无法熟练驾驭,谈不上有多厉害,也就不说了。

(杨过剧照)
到了青年时期的杨过,基本就属于是“遇上谁都能打一下”的状态,他总能把对手拉到与自己差不多的级别,继而以智谋取胜。
比如英雄大会一节,他遇上金轮法王师徒,就能与对方过过招,其实论武功水平,此时无论是达尔巴、霍都,都是在杨过之上的,金轮法王就更不用说了,可他们师徒还是败了,当然,杨过也受了重伤,没有郭靖搭把手的话,只怕也要交代在这。
其实当杨过练成玄铁剑法之后,就已经有了五绝级别的实力,然而到了十六年后的剧情部分,他在百花谷遇上周伯通,与之交手时,双方也依旧是五五开。
甚至杨过还处于下风,毕竟郭襄就说了,杨过断了一臂,周伯通双臂健全,继续打下去杨过可能要吃亏。
可断臂对杨过的影响真的很大吗?
其实不然,杨过后来能赢金轮,而周伯通却没法拿下金轮,似乎说明杨过更胜于周伯通才对。

(金轮法王剧照)
还有最后的襄阳大战,面对金轮法王时,杨过就一度被打成濒死的状态,若非他修炼的武功是那能够随心境而动的黯然销魂掌,他还真没法绝地反杀金轮法王。
所以杨过虽强,却一路走来都是酿酿锵锵,拿萧峰来对比就很明显,萧峰每次一出手,就给读者一种安心之感。
所以杨过这五绝之名似乎是存在水分的。
他到底是什么水平的高手?
二、最高的境界
在讨论杨过具体是什么水平时,不妨看看金庸笔下定义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的。
其实金庸笔下从不缺武痴类的角色,也就是那些执迷于习武的人。
比如《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射雕英雄传》中的欧阳锋,《神雕侠侣》中的金轮法王,他们都属于此类。
可他们终归是没能成为天下第一,为何?

(周伯通剧照)
就因为在金庸的武侠世界观里,成为绝顶高手,不仅要有过人的天赋,对习武的执念,还要有另一种品质,那就是救世济人的胸怀。
当年郭靖与周伯通一同被困于桃花岛上的时候,周伯通就对郭靖说过这么一段话:“师哥当年说我学武的天资聪明,又乐此而不疲,但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兄弟,你心地忠厚,胸襟博大,只可惜我师哥已经逝世,否则他见到你一定喜欢,他那一身盖世武功,必可尽数传给你了。”
是的,你没看错,要达到武学的至高境界,不仅仅靠钻研武学就够了,还得要有侠义之心,甚至是救世济人的胸怀才行。
而这就是杨过始终给人一种“差一口气”的感觉的原因。
你可能要说了,杨过也是大侠,他在与小龙女分别的十六年间没少行侠仗义,就连那些亦正亦邪的江湖怪客也都与他称兄道弟,可见他确实是干了不少实事的。
可正如笔者的措辞,他是因为与小龙女分别,才好似是行善积德一般,只为十六年后能等来一个好的结果,他并非发自内心想做那些事。
他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与小龙女双宿双栖罢了。
这也是为何后来郭靖是“北侠”,而他只是“西狂”,毕竟在襄阳大战结束后,杨过就与小龙女携手退隐了,而郭靖却依旧留守襄阳,这即是他们二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三、三位大侠
所以杨过单论武功水平,确实已经达到了绝顶之境,但却少了救世济人之心,所以才无法成为天下第一,以至于他的实战表现不尽如人意。

(王重阳剧照)
不过杨过未达绝顶之境,放眼金庸全书,也只有三个角色明显强于他。
首先要提到的第一位就是前文提到的郭靖,他一生为国为民,绝对配得上侠之大者之名,他的武学修为与侠义之心都已经达到了巅峰,境界自然是高于杨过的。
第二位则是《射雕英雄传》中提及的“中神通”王重阳,为了抗金大业,他婉拒林朝英的美意,一生致力于抗金,所以他能成为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
第三位则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他身为契丹人,甚至还受尽中原群雄的排挤,却依旧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他一心只想维护宋辽和平,哪怕要他做出以下犯上威逼辽帝的举动,他也在所不惜。

(萧峰剧照)
只是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也愿意为自己的冒犯之举付出代价,所以他最终以断箭自戕。
可以说他是为天下苍生而死,也同样是侠之大者。
其他诸如扫地僧、石破天、虚竹这些角色,或是淡出武林,或只是短暂行侠仗义,谈不上是心系天下苍生,他们充其量就与杨过在同一个境界,谈不上强于杨过。
所以别看杨过的实战表现一般,金庸全书真正称得上是境界高他一筹的,也就只有郭靖、王重阳以及萧峰这三位大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