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拉姆・伊曼纽尔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穷! 伊曼纽尔的言论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是对中国农业现状的无知。他声称中国"没有足够粮食养活14亿人",却选择性忽略了一组关键数据:中国粮食自给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谷物自给率更是超过100%。这意味着,中国人的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完全能自己养活自己,根本不需要看别人脸色。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一条不可逾越的"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就像一道坚固的堤坝,守护着粮食安全的底线。截至2024年,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这些"吨粮田"旱涝保收,即便遇到极端天气,也能保证基本产量。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13万亿斤,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年均拥有粮食480公斤,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不是进口了很多大豆吗?"没错,中国每年进口约1亿吨大豆,但这些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并非口粮。而且,中国正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通过轮作休耕、扩种面积,逐步提高大豆自给率。 2024年秋粮收购8400亿斤,仓储总量超过7亿吨,这些储备足够全国人民吃一年。更厉害的是,中国的粮食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损耗率高达15%以上。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能生产足够的粮食,还能高效储存和分配。 伊曼纽尔的另一个"杀手锏"是能源卡脖子。他扬言要切断中国的海上运输线,让中国陷入能源危机。但他不知道的是,中国早已构建起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能源安全体系。 伊曼纽尔的言论不仅没吓到中国,反而让国际社会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日本媒体直言,美国大使的威胁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企业每年对华出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 如果美国真的切断中国的粮食和能源供应,日本的汽车、电子、化工等行业将遭受重创。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报告显示,仅半导体行业,日本企业对华出口就占其全球销售额的40%以上。一旦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日本经济将陷入衰退。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也在打"退堂鼓"。2024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日本企业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这让日本政府大为光火,直言"美国在破坏美日联盟的根基"。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农业州也强烈反对对华粮食禁运,因为中国是美国大豆、玉米的最大进口国之一。2023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中西部农场主们警告说,如果失去中国市场,他们将面临破产。 在国际舆论场上,美国的"饥饿威胁"也遭到广泛批评。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成就堪称全球典范,而美国的威胁是"对人权的粗暴侵犯"。非洲国家更是直言,中国在疫情期间向他们提供了数亿剂疫苗,而美国却在搞粮食政治化,这种双重标准令人不齿。 面对美国的威胁,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发言人林剑列举了一组组数据:"中国粮食产量连续20年丰收,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国际安全线;能源渠道多元化,储备充足,短期中断对中国影响有限。" 他强调,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任何单边制裁都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回顾历史,美国的"卡脖子"伎俩从来没有成功过。上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施全面封锁,但中国自力更生,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美国试图通过控制石油价格遏制中国,但中国通过开发大庆油田实现了石油自给。 21世纪初,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实施制裁,但华为、中兴等企业突破技术封锁,5G、芯片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如今,中国的经济规模和科技实力已今非昔比。2024年,中国GDP达到18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8%。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专利。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最大的消费市场,任何试图与中国"脱钩"的行为,最终都将损害自身利益。 美国大使的"饿死论",本质上是一种霸权思维的体现。它试图用威胁和恐吓迫使中国屈服,但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中国有能力、有信心保障14亿人民的饭碗和能源安全,也有智慧、有胸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中国人自己能管好,不需要外人指手画脚。"而那些试图用粮食和能源作为武器的人,最终将发现,他们手里的"武器"不过是一根脆弱的稻草,在强大的中国面前不堪一击。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为世界粮食和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而美国的"饥饿威胁",终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笑柄,被永远钉在霸权主义的耻辱柱上。
“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拉姆・伊曼纽尔放下狠话:只要中国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7-30 11:26: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