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扬名全国的神童张炘炀,10岁就上了大学,13岁成为硕士,16岁更是获得博士学

佳佳怡 2025-07-30 14:34:42

曾经扬名全国的神童张炘炀,10岁就上了大学,13岁成为硕士,16岁更是获得博士学位,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现在29岁的张炘炀竟然成为了一名啃老族,而他还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警醒所有人! ​​ 一个曾被捧为“国民神童”的孩子,怎么就成了啃老族?这背后藏着的,是一场被催熟的成长悲剧。张炘炀的“神童路”,从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功利味。 他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发现儿子两岁能背唐诗、四岁会做算术后,像抓住了改变命运的稻草。幼儿园没读完就跳级上小学,三年级直接扎进初中课堂,每天除了做题就是背单词。有次邻居看见他蹲在楼道里哭,手里攥着揉烂的作文本——老师让写“我的周末”,他想了半天写不出,因为从记事起,他的周末永远是在补习班度过的。 10岁那年,他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录取,成了全国最小的大学生。报到那天,父母扛着被褥跟在他身后,像护送易碎品。宿舍里,18岁的室友在讨论球赛,他插不上话,只能缩在角落啃奥数题。冬天不会叠被子,衣服攒到周末带回家让妈妈洗,食堂阿姨总额外给他打一份菜,说“这娃看着让人心疼”。 可父母觉得这是“值得的”。他们辞了工作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全程陪读,连袜子都要替他洗。张炘炀后来在采访里说:“那时候我以为,人生就是考试、升级,像打游戏通关,爸妈说通到博士就能‘赢’。”13岁他考上北京工业大学硕士,16岁进中科院读博,每次升学,家里的奖状能贴满一面墙,可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总觉得“像个没长大的木偶”。 问题在博士阶段彻底爆发。他跟导师闹僵了——导师让他做实地调研,他连独自坐地铁都犯怵;同学讨论学术前沿,他插不上嘴,因为除了课本知识,他对社会一无所知。更要命的是,他突然找不到“通关”的意义了,博士论文改了七遍都没过,20岁那年,他对着父母吼:“我不想读了!我什么都不会!” 从那以后,他像被扎破的气球。毕业后投了几十份简历,要么因为“年龄太小,沟通能力不足”被拒,要么受不了职场规则干不了几天就辞职。最后干脆回了家,每天窝在房间里上网,靠父母退休金生活。有回亲戚来串门,看见他妈妈六十多岁还在打零工,叹着气说:“当年多风光,现在……” 可他没完全消沉。这几年,他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写了篇《我不是神童,是被催熟的果子》,点击量过亿。他说:“我10岁上大学,可10岁该有的调皮、犯错、交朋友,我都没有;别人20岁在试错中成长,我却在20岁发现自己除了考试,啥也不会。”他劝家长:“别迷信‘早慧’,孩子像树,该扎根的时候就得扎根,拔苗助长,最后只会枯掉。” 有人骂他“浪费天赋”,可更多人在他的文字里看到了警醒。那些被家长逼着报七八个兴趣班的孩子,那些连系鞋带都要家长代劳的“小天才”,不都在重复他的老路吗?张炘炀的“啃老”,更像一面镜子,照出功利教育的荒唐——我们总在追求“快”,却忘了成长最需要的是“慢”,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是学会跟世界好好相处。 一个被捧上神坛的神童,最终用自己的困境警醒世人。这到底是个人的悲剧,还是教育理念的跑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0
佳佳怡

佳佳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