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预感,俄罗斯要发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争了!7月28日,莫斯科方面官宣,将在未来33天限制汽油出口,虽然明面上的解释是“确保国内燃料市场稳定”,然而有人却点出背后的真相:难道不是在为接下来占领基辅做准备?
俄罗斯不是个缺油国,但是他们却突然用“需求紧张”这个理由,把石油这种资源给限制出口了,甚至3天前刚把和乌克兰接壤的20个边境口岸全封了,包括13个公路和7个铁路口岸,顿巴斯地区直接成了铁板一块,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为了后续的打仗做准备!
更绝的是,他们连“七月风暴”海军演习都搞上了,1.5万名军人、150艘舰艇在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同时出动,连岸基导弹系统都拉出来遛弯。这架势,说是“常规演习”谁信?
最值得玩味的是普京的表态,他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公开说“俄罗斯不会放弃乌克兰的目标”,转头就把海军陆战队5个旅扩编成师,还宣布2025年远程导弹产量再增加25%-30%,号称数量是北约总和的10倍。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2025年俄罗斯的国防预算直接飙到13.5万亿卢布,占GDP的6.3%,比2024年暴涨30%。
这钱都花哪儿去了?看看前线就知道:顿巴斯方向俄军正用“火墙推进”战术,先拿152毫米榴弹炮犁地半小时,再让步兵装甲车跟进清扫,最后用导弹袭击,一次发射100枚导弹加460架无人机,直接把乌克兰17个军事设施炸成废墟。更绝的是他们的“榛树”导弹系统,一次齐射的威力能抵得上核武器,现在正瞄准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和决策中心呢。
反观乌克兰那边,泽连斯基天天往前线跑,可国内兵员储备只剩23万,年轻人不是受伤就是逃到国外。北约虽然给了80亿美元军援,但美国自己在西太平洋的弹药库存都快见底了,送来的8套“爱国者”系统还没部署就被俄军无人机炸了仨。
这样的状态,再联想到俄罗斯最近在能源上的行动,明摆着要把资源攥在手里打持久战。毕竟真打起来了,坦克要喝油,无人机要烧油,前线16万俄军每天光燃料就得干掉3.5万吨,相当于两个迪拜机场加油机24小时不停转的量。
俄罗斯的经济算盘打的响亮,他们一边限制汽油出口,一边跟中国签了20亿新能源项目,鼓励发展工业机器人和AI实验室。这明摆着是在为长期战争做准备——能源自给自足,军工全力开动,连民用产业都转向战时模式。
国内舆论更不用说,虽然民调显示60%的人支持战争,但年轻人明显疲劳感上升,普京只能靠天天放胜利日阅兵和新武器展示来维持士气。这种情况下,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说不定真能转移国内矛盾,毕竟历史上用对外战争凝聚人心的例子可不少。
按照俄罗斯的说法,汽油出口禁令到8月30日结束,刚好是33天。这时间卡得很微妙——33天足够完成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后勤部署。再加上俄军最近在苏梅战线的推进,一旦拿下这里,基辅就直接暴露在导弹射程内,到时候,就算北约想救,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弹药库够不够用。
如今,俄罗斯连“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都部署到黑海舰队了,“爱国者”系统的拦截率只有35%,这种情况下谁还敢轻举妄动?
所以这波操作背后的逻辑再清楚不过:资源攥紧、边境封锁、军队集结、舆论造势,样样都是战争前的标准动作。至于官方说的“国内需求紧张”,就当是个幌子吧——毕竟历史上德国闪击波兰前,也说过“保护日耳曼同胞”呢。现在就看普京敢不敢在8月底前赌上一把,毕竟错过了这个窗口期,等北约缓过劲来,可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