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红旗也照打不误?中方呼吁停止袭击后,胡塞不再给中国特殊待遇。   7月27日晚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7-30 16:13:30

挂红旗也照打不误?中方呼吁停止袭击后,胡塞不再给中国特殊待遇。   7月27日晚,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一声令下,全球航运圈炸了锅。今后凡是跟以色列港口有业务往来的商船,不管挂的是哪国国旗,一律视为打击目标。这意味着,过去一年多默认的“中俄船只豁免”规则,被彻底撕毁。   这事来得突然,但细想又不难理解。胡塞武装打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军事仗,而是政治仗。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逼以色列在加沙停火。   红海航线是以色列对外贸易的命脉之一,30%的海运货物经由这条线进出,尤其是埃拉特港,货运量已经暴跌七成。   胡塞知道,只要持续施压,就能让以色列经济吃紧,从而在谈判桌上获得筹码。   可问题是,他们不再区分船只国籍,等于把全球供应链一起拖下了水。   一艘运巴西大豆的货轮,哪怕挂的是非洲小国的旗,只要背后的航运公司跟以色列有合作,就会被盯上。   这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策略,本质上是对西方商船“钻空子”行为的反制。   去年开始,不少希腊、美国甚至英国的货轮,为了保命,纷纷改挂中国或俄罗斯国旗。一时间,超过60艘商船换了旗,搞得国际航运界乌烟瘴气。   中国虽然是第二大对以贸易国,但在安理会一直主张和平解决冲突,呼吁各方尊重航行自由。   这些“套牌”船只,不仅让中国被动卷入风险,还可能被西方舆论拿来当靶子,说中国默许袭击。   胡塞这次宣布“一视同仁”,表面上是翻脸不认人,实际上更像是清理门户。他们清楚,如果继续放行中俄船只,只会让更多西方公司借壳避险,最终让自己的封锁形同虚设。   与其被钻空子,不如直接掀桌子,把水搅浑,逼所有人正视问题的根源——加沙的人道危机。   但这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一方面,我们依赖红海航线运输能源和商品,航线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内经济稳定;另一方面,我们在中东一直扮演劝和促谈的角色,不想被卷入对抗。   胡塞的无差别打击,等于把中国推到了一个尴尬位置:既不能放任本国商船冒险,又不能强硬回应,以免破坏外交平衡。   更麻烦的是,胡塞背后有伊朗的技术和武器支持,那些能精准命中海上目标的无人机和导弹,显然不是地方武装能自研的。   美国组织的“繁荣卫士”护航联盟虽然声势浩大,但面对低成本、高频率的袭击,拦截成本极高。   一架无人机可能几万美元,而拦截它的导弹动辄上百万,打下去根本扛不住。这种“蚊子叮大象”的消耗战,让美军也头疼不已。   而胡塞之所以敢这么干,除了有靠山,还因为他们吃准了国际社会的软肋。   全球10%的贸易经过红海,航线一旦中断,货轮只能绕行好望角,单程多出十几天航程,燃油、人工、保险成本全涨,最终这些代价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通胀压力、供应链紊乱,哪个国家都受不了。胡塞正是利用这一点,用最小的代价撬动最大的地缘杠杆。   但这种做法也在透支他们的道义资本。过去,他们打着“反霸权”“挺巴勒斯坦”的旗号,赢得了不少同情。   可如今连无辜商船都不放过,连带着中国这样明确呼吁和平的国家也被牵连,难免让人质疑:这到底是反抗,还是绑架全球贸易当人质?   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清晰: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当权利,但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升级,尤其是针对民用设施和商业航运的袭击。   航行自由是国际法的基石,不能因为地区冲突就被随意践踏。胡塞若真想推动和平,应该把矛头对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而不是让全世界为加沙的战火买单。   说到底,红海的风浪,根子还在加沙的炮火。   胡塞的导弹能击沉货轮,却打不碎封锁墙;无人机能制造恐慌,换不来一袋面粉、一剂疫苗。真正的出路,不是谁打得更狠,而是谁能推动停火。   中国一直在联合国呼吁落实“两国方案”,这才是治本之策。   胡塞的强硬或许能赢得一时关注,但只有和平谈判的桌前,才能决定巴勒斯坦人的未来。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