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去年索要中国稀土技术不成,不仅关了中国当地的厂还转头就找上了美西方,结果

古木过去 2025-07-31 10:14:08

马来西亚去年索要中国稀土技术不成,不仅关了中国当地的厂还转头就找上了美西方,结果因技术不行直接导致没人要,最终兜了一圈又找到了中国,真当我们好欺负? 刚开始的时候,马来西亚觉得资源在自己手里,自然有讨价还价的本钱。他们不但说中国的环保不达标,其实就是想要逼中国把独家的稀土技术交出来。 可中国没让步,马来西亚这边一合计,转头投进了美西方的怀抱,还跟美国、澳大利亚签了不少纸面协议,打算自立门户做稀土生意。 说要组建一条“去中国化”的产业链,把稀土直接卖给全球买家。 可跟美澳联手新建的加工厂,一上马就出问题。设备是好的,可技术不行,炼出来的东西纯度上不去,还带着一堆污水废料没人敢要。 美国那边嘴上承诺支持,实际却只会画大饼。日本企业过来一测,质量压根连门槛都没碰到,订单立马全撤。别说靠稀土发大财,工厂眼看快撑不下去,国际上也没人再提什么“新供应链”。 反观中国这边,技术全链条都自己掌握。要知道稀土不只是矿,中国能把纯度做到全球领先,连废水回收都做得很节省。 国内新能源、风电这些行业都用自家稀土做支撑,市场根本不发愁。中国不用靠进口矿,自己的货全球都要。 马来西亚这会儿才真明白,自个儿之前关厂那步棋,走得太冒险,本想逼中国让步,结果被市场给“上了一课”。 工厂接连碰壁后,马来西亚只好再度回头。他们的领导专程过来找中国希望合作。可中国这次底气比以前更足。 不是说不给合作,但厂子的纯度、设备标准、操作流程都得按中国说的来,想卖给中国也得打折。马来西亚这么一算账,发现如果按中方标准改造,还得多砸不少钱,心里又开始发怵。 偏偏这时候美国闻风而来,甩出几亿美元当“环保扶持”,但条件就是不能跟中国合作。可这钱连升级设备都不够,根本没啥吸引力。 最后工厂为了保住订单与就业,没得选,只能接受中国的要求。厂里重要设备全是中国进口的,工人也要定期去中国培训检测。 虽然国内会有人指责政府妥协,但工厂一开,税收涨了不少,周边的小生意也跟着红火,社会上的质疑声也就没了底气。 马来西亚这回兜兜转转,花了不少冤枉钱,还耽误了工厂不少时日,到头来还是得依靠中国的技术和市场。 这个教训很简单,靠着自己手里那点资源,以为能主导全世界,这路根本行不通。只有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真有说话的底气。 不管美国还是澳大利亚,大家都看明白了,没有中国护航,想让产业链顺畅发展根本不可能。马来西亚这一路折腾,终究还是明白早知道直接合作,何必转这一大圈。 说到底,全球这盘棋走到今天,技术早已不是靠谈判和威胁就能得来的,马来西亚的这段经历说明得再清楚不过。

0 阅读:0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