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杨得志下乡看望老战友,却发现他重病没钱治疗,连忙询问是怎么回事,地方

万物知识局 2025-07-31 10:45:28

1973年,杨得志下乡看望老战友,却发现他重病没钱治疗,连忙询问是怎么回事,地方干部说:“怀疑他是特务。”   “有证据吗?”杨得志看着地方干部问。没想到,这一问地方干部竟说不出话来。   1973年,杨得志接到组织调令,被调往武汉任军区司令员。在前往武汉任职时,杨得志经过江陵县歇脚,吃饭时杨得志突然想起,曾经有个叫侯礼祥的老战友,家乡就是江陵县的。   于是他多方打听,跟着当地干部来到了侯礼祥的村里。刚进村,杨得志就看到了侯礼祥的家,土垒的房子有着几处大洞,木头搭的屋顶到处是缝隙,而屋内只有一张简易的木板床和桌椅板凳。侯礼祥就虚弱地躺在那木板床上。   “礼祥,你这是怎么了?”杨得志一见到侯礼祥就问。   侯礼祥虽虚弱,但一见到杨得志马上就想要坐起身来,说:“老首长,你来了!我没事,就是病了,抗抗就过去了。”   “怎么不看病呢?”   侯礼祥不语,只是紧紧地握着杨得志的手,眼含热泪。杨得志看向当地干部问:“怎么回事?”   当地干部说:“我们怀疑他是特务,给他垒了个房子已经很不错了。”   “特务?你有证据吗?”杨得志问。见那干部不说话,杨得志讲述出了侯礼祥的真实身份。   原来,侯礼祥在1929年时,就进入了红三军团当兵,没多久就因思想积极加入了共产党。后来长征时期,侯礼祥被编入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任班长。   在杨得志任一团团长时,侯礼祥任一营营长,两人关系极好,无话不谈,在战场上想法保持一致,作战时配合得相当好。强渡大渡河时,侯礼祥出了不少功劳,后来被认为是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   1937年,侯礼祥进入红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来又参与在负责保卫中央的工作中,可以说他是尽职尽责。   谁料在1939年的一次行动中,侯礼祥受了伤,由于没有及时医治,导致身体留下了病根,严重影响了行军打仗。   侯礼祥不想拖累队伍,便申请到后方工作。侯礼祥被调往后方后,组织安排侯礼祥到监利县朱河一带开展地下工作。侯礼祥不负众望,成功打入何国民党内部,还当上了小官。   谁料后来因突发情况,迫不得已和组织失去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侯礼祥本以为可以回到组织,可没想到由于侯礼祥在国民党内工作过,竟被误认为特务,成了专政对象。   多年来,侯礼祥一直背负着骂名。侯礼祥多次致信杨得志等老首长,但信件不是不知所踪,就是被退回,旁人都说:“特务有什么资格给中央写信。”   所以1973年时,杨得志来看望侯礼祥时,所有人都骂他是特务,这让杨得志心里十分不好受。   “礼祥,你的身份证明呢?”杨得志问。   “哎……被偷了,县里查档案,只查到了李祥,没有查到侯礼祥,说我撒谎。”侯礼祥说。   原来,侯礼祥在红军部队时,大家都喊他“礼祥”,“礼”与“李”同音,所以大家都以为他叫“李祥”,所以后来登记时也被登记成了“李祥”,这才酿成这样的误会。   杨得志潸然泪下,心中十分酸楚,他无法想象这些年侯礼祥经历了什么。在将侯礼祥安顿好后,杨得志到了武汉后就向中央说明了侯礼祥的情况。   1974年,杨得志将军为侯礼祥做了证明,年底时,杨勇将军也为侯礼祥做了证明。县委书记见了两位将军的证明也连忙为侯礼祥出具了证明。   次年,经过侯礼祥所在县的最终审查,恢复了侯礼祥的身份和红军待遇。

0 阅读:123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