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高志凯教授又发表了高论。他指出,不用把美国取消制裁当筹码。恰恰相反

月光如水照归人 2025-07-31 13:13:35

一针见血!!!高志凯教授又发表了高论。他指出,不用把美国取消制裁当筹码。恰恰相反,以后让不让你进入中国市场,决定权在中国。 最近这段时间,美方那边又开始拿“放松对华技术出口限制”“豁免部分商品关税”说事儿,明里暗里透着一股子“给中国好处”的姿态。 但但凡关注中美经贸的人都清楚,这套路不是第一次用了。 前几年美方就靠这套把戏,试图让中国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问题上让步,可结果呢?咱们该发展的产业没停步,该守住的底线没松动。 高志凯教授点破的恰恰是这层逻辑——市场的主动权从来不是谁施舍的,得看谁手里有真家伙。 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7万亿元,这个盘子摆在这儿,哪个国家的企业敢轻易放弃? 就拿美国的特斯拉来说,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占其全球总产能的三成以上,去年光是在华销量就贡献了其全球营收的18%。 还有苹果,中国市场撑起了它近五分之一的销售额,连库克每年都得来华好几趟,生怕跟不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这些美国企业心里门儿清,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 去年美方曾试图逼迫部分企业从中国供应链撤离,结果呢?英特尔、高通这些巨头纷纷表态“不会减少在华投资”,高通甚至还把最新的5G芯片研发中心搬到了深圳。 为啥?因为中国不只是销售市场,更是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基地,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终端消费,一套流程走下来效率最高、成本最优,这是其他地方短期内替代不了的。 再说说美方那所谓的“制裁筹码”。 这几年美方在芯片、新能源等领域加了不少限制,可实际效果呢?咱们国家的芯片自给率从2019年的17%提升到了2024年的3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光伏组件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说白了,制裁没能拦住中国产业升级的脚步,反倒倒逼咱们在关键技术领域加快了自主研发的节奏。 现在美方想回头松绑,与其说是“给福利”,不如说是怕自己的企业在竞争中掉队——毕竟中国企业的技术追赶速度,已经让不少美国同行坐不住了。 高志凯教授的话里,藏着咱们国家这些年攒下的底气。 就拿开放来说,中国这几年接连出台了《外国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国范围内的自贸试验区扩到了21个,海南自贸港更是提出了“零关税”等一系列高水平开放政策。 这些举措不是为了求着谁来投资,而是用制度优势吸引真正愿意合作的伙伴。 反观美方,一边喊着“公平竞争”,一边搞“小院高墙”,动不动就对盟友搞“芯片出口管制”,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早就让不少国家看清了其贸易保护的真面目。 其实从去年开始,美方企业的抱怨声就没断过。 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里写得明白,有67%的在华美企认为“美方的制裁措施反而损害了自身利益”,58%的企业明确表示“不会将生产线迁出中国”。 这些数据比任何表态都实在——企业逐利是本能,哪里有市场、有效率,资本就往哪里去,这不是美方几句政治口号能扭转的。 高志凯教授的观点,本质上是提醒大家看清一个现实:如今的中美经贸关系里,中国早已不是被动接受规则的一方。 咱们有14亿人的大市场,有全产业链的制造能力,有持续升级的技术创新力,这些才是决定游戏规则的硬实力。 美方要是还抱着“用制裁拿捏中国”的老思维不放,最后只会发现,自己手里那点所谓的“筹码”,早就不值钱了。 说到底,市场的大门开不开、对谁开,从来都是看双方是否平等互利。 中国愿意给所有遵守规则的企业提供舞台,但谁要是想拿着过时的“制裁大棒”来讨价还价,那只能请他看看清楚——现在轮到咱们说了算。

0 阅读:77
月光如水照归人

月光如水照归人

月光如水照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