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欧洲女皇被催下台,冯德莱恩赌输了,出卖欧盟利益没好下场。 在风云诡谲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有时候一纸协议便能掀起滔天巨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那份“美欧贸易新协议”,正是引爆欧洲政坛的一根导火索。她原本寄望于这份协议能为自己赢得连任的筹码,却万万没想到,这一步棋竟成了她政治生涯的滑铁卢。 这场被欧洲媒体痛批为“投降条约”的协议,不仅没有为欧盟争取到任何实质性利益,反而将整个欧洲拖入了深不见底的泥潭。协议内容显示,美国将对欧盟商品征收15%的关税,而欧盟却在毫无对等条件下,承诺向美国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并在三年内购买高达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 这不仅让欧洲企业怨声载道,更让不少欧洲领导人怒火中烧。 最令人生疑的是,冯德莱恩和特朗普的这次会谈选在了苏格兰,没有事先通过欧盟27国的广泛协商,就仓促地敲定了这份涉及欧盟整体利益的协议。德国的汽车制造商、法国的红酒出口商、荷兰的高科技设备企业无不感受到沉重打击。 数据显示,大众汽车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因美国关税而损失了13亿欧元。与此同时,美国的农产品、芯片和能源却畅通无阻地涌入欧洲市场,如入无人之境。 这种“你征我让”的不对等协议,让人不禁质疑冯德莱恩到底代表的是谁的利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直言:“这不是协议,是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掉了。”这句话传遍欧洲政坛,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打在了冯德莱恩的脸上。 欧盟内部的怒火很快席卷而来。法国总理贝鲁称这份协议为“冯德莱恩-特朗普条约”,含沙射影地指出她在为美国代言。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更是毫不留情地批评冯德莱恩的领导能力,认为她已经给欧洲经济带来了“灾难性损失”,并公开呼吁换掉这位“欧洲女皇”。 实际上,在谈判前夕,欧盟原本准备采用强硬手段应对美国的贸易威胁。他们拟定了一套详细的报复计划,准备对价值近100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波音飞机、波本威士忌和汽车零部件,且已定下行动日期:下月7日。 欧盟还计划精准打击“红州”——也就是特朗普的大本营——农业和工业产品首当其冲。 然而,冯德莱恩却在压力面前选择了妥协。她在记者会上一再强调所谓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试图用模糊的外交辞令掩盖协议背后的牺牲。然而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的发言却一语道破真相:这份协议从整体上来看,并不公平,也没有体现美国所标榜的对等原则。 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条款,更是令欧洲能源界瞠目结舌。去年,欧盟从美国进口能源的总额不过2000亿美元左右,如今这个数字一下飙升到每年2500亿美元。 问题在于,美国自身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远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订单,而欧洲早已与挪威、卡塔尔等国家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这种“强买强卖”的条款,等同于将欧洲的能源安全拱手让人。 更令人忧虑的是,美国对欧洲钢铁和铝仍维持50%的高额关税,严重打击了波兰和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制造业。这些国家本就经济脆弱,如今更是雪上加霜。而冯德莱恩对此却只字未提,显然早已顾不上东欧的死活。 冯德莱恩下这样一盘大棋,其实是对其政治前途的豪赌。她希望借此展现自己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外交手腕,从而稳固连任。 殊不知,她低估了美国的胃口。特朗普不仅要求关税让步,还将能源、投资乃至军事合作一并打包,甚至暗示支持欧盟内部的亲美派系。冯德莱恩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沦为被动的“交易筹码”。 这场所谓的“美欧新协议”揭示了欧洲在当前国际秩序中的尴尬处境。表面上高举“多边主义”大旗,实则在强权面前节节败退。当冯德莱恩面对媒体被问及“美国做出了哪些让步”时,她竟只能答以“共同繁荣”四个字。这种空洞的外交辞令,怎能堵住民众的怒火? 欧洲若不想沦为美中博弈的棋盘,就必须正视现实,走出依赖的阴影。对中国而言,这场危机恰恰提供了一个观察欧洲政治裂痕的窗口。冯德莱恩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政治悲剧,更是整个欧盟战略短视的缩影。 而今的冯德莱恩,站在风口浪尖,已经无法回头。她曾试图用一纸协议换取稳定,却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整个欧洲的愤怒与质疑。历史终将证明:出卖欧盟利益的人,终究逃不过民意的审判。 信息来源: [1]欧盟裂痕未平,更多质疑产生,冯德莱恩挺过不信任投票 环球网 [2]热点问答丨冯德莱恩“被动议信任”了吗 北青网
欧盟现在后悔了,开始拿出“契约精神”武器了,坚决不承认美欧条约了。最近欧盟算是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