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副营长误入敌人阵地,他见跑不掉了,索性进入敌军阵地,还大声问敌

静雅蝉鸣扰梦闲 2025-07-31 18:09:51

1943年,新四军副营长误入敌人阵地,他见跑不掉了,索性进入敌军阵地,还大声问敌人:“你们长官呢,在哪?带我去见他!” 1943年11月,皖东的磨盘山笼罩在冬夜的寒雾中。月光如水,洒在崎岖的山路上,却掩不住战争的肃杀。新四军第2师6旅16团1营副营长肖选进,带着通讯员小李,悄无声息地潜行在灌木丛间。他们的任务是侦察国民党顽军第八游击纵队2支队的兵力部署,为收复失守两天的磨盘山阵地做准备。突然,一阵枯枝断裂的脆响打破了夜的寂静,火光在前方骤亮,哨兵的喝问声刺破空气:“什么人!”肖选进心跳加速,手指触碰到腰间冰冷的驳壳枪。他意识到,自己已误入敌营。 山风呼啸,寒意刺骨。肖选进和通讯员小李被五六个持枪哨兵团团围住,黑洞洞的枪口直指胸口。逃跑?那是死路一条。硬闯?更是自寻死路。月光下,哨兵的军装在昏暗中泛着冷光,肖选进迅速判断出对方是桂系顽军,派系复杂,军官调动频繁。他脑中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冒险一搏。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操着一口略带广西腔的普通话,沉声喝道:“你们支队长呢?带我去见他!”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哨兵们愣住了,面面相觑。一个单枪匹马闯进来的“军官”,如此镇定,气势逼人,实在不像敌人。犹豫片刻,一个哨兵低声说:“长官,郑支队长在指挥帐里,我带您过去。” 肖选进面不改色,点了点头,心里却如擂鼓般紧张。他知道,这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穿过几排帐篷,空气中弥漫着柴火和饭菜的味道。指挥帐前,卫兵林立,火光摇曳。肖选进被带到支队长郑其昌面前。这位刚率部夺下磨盘山的顽军指挥官,正倚在椅子上,军装笔挺,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他上下打量着肖选进,皱眉问道:“你是哪个部队的?怎么这时候来?” 肖选进心念电转,冷静答道:“528团1营营长,奉命来支援。”他故意报了个模糊的番号,利用国民党部队派系林立的混乱,赌对方不敢贸然查证。郑其昌果然迟疑了,放下手中茶杯,冷笑道:“支援?磨盘山早是我们的了,‘共军’早就被打跑了。” 肖选进眉头一皱,压低声音,语气严肃:“支队长,来的路上我发现‘共军’踪迹,怕是要偷袭。您若不信,随我去前沿看看。”他这话半真半假,既迎合了郑其昌的轻敌心理,又抛出一个诱饵。郑其昌一听,眼中闪过一丝贪功的神色,略一思索,点头道:“好,我去看看。” 夜色深沉,山路越发崎岖。肖选进在前带路,郑其昌和两名卫兵紧随其后。通讯员小李走在最后,手指始终扣在扳机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变。肖选进故意放慢脚步,引着他们走向东侧山坡——那里,新四军二连和三连早已埋伏妥当。 山风吹过,灌木簌簌作响。郑其昌突然停下脚步,皱眉道:“这地方怎么这么偏?”话音未落,肖选进猛地转身,驳壳枪顶住郑其昌后腰,低喝道:“不许动!举手!”与此同时,灌木丛中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新四军战士如猛虎下山,枪口齐刷刷对准敌人。通讯员小李一个箭步上前,缴下副官的武器。郑其昌脸色煞白,颓然举起双手,嘴里喃喃道:“你们……竟敢骗我!” 肖选进冷笑:“郑支队长,国难当头,你不打鬼子,反来打我们,不觉得羞耻吗?”他迅速搜走郑其昌腰间的通讯器,逼其下令调离顽军主力部队。失去指挥的顽军阵脚大乱,新四军趁势发起猛攻。二连从左侧突袭,三连从右侧包抄,四连正面牵制,枪声、喊杀声响彻山谷。仅仅两小时,顽军第八游击纵队2支队全线崩溃,400余人投降,余者四散逃窜。新四军不仅收复磨盘山,还缴获迫击炮、轻机枪等急需装备,己方伤亡仅27人。 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离不开肖选进的胆识与智慧。他并非天生英雄,却在战火中淬炼出过人的胆魄。早年参加鄂豫皖反围剿,肖选进曾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南方三年游击战,他与战友在深山老林中与敌人周旋,饿了啃树皮,困了睡草丛,练就了临危不乱的沉稳。1943年的磨盘山,他将个人勇气与战术智慧融为一体,化绝境为胜机。 战后,师政委曾希圣高度评价:“肖选进胆大心细,机智灵活,是我军智勇双全的典范。”此战不仅巩固了新四军在皖南的根据地,也让肖选进崭露头角。他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升任华东野战军团长,抗美援朝时参与上甘岭战役,1964年晋升少将,终成一代名将。 磨盘山战役是新四军抗战史上的传奇一页。据历史资料记载,1943年新四军在皖东、皖南等地多次与国民党顽军交锋,磨盘山之战正是其中以智取胜的典型案例。 新四军依托灵活的游击战术和对地形的熟悉,屡屡以少胜多,展现了人民军队的顽强斗志。战役的胜利,不仅打乱了顽军的战略部署,还为新四军后续扩大根据地、打击日伪军创造了有利条件。据 肖选进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无数英雄的缩影。他们在黑暗中点燃希望,在绝境中开辟生路。磨盘山的枪声早已远去,但那份智勇双全的精神,依然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0 阅读:0
静雅蝉鸣扰梦闲

静雅蝉鸣扰梦闲

静雅蝉鸣扰梦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