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驻北约大使:跟中国竞争,美国输了。 美国前驻北约大使伊沃·达尔德早前在智

易云的世界 2025-07-31 19:18:18

前美国驻北约大使:跟中国竞争,美国输了。 美国前驻北约大使伊沃·达尔德早前在智库闭门会上坦承:"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美国正在节节败退。"这位曾深度参与北约东扩的战略专家,如今却为美国对华战略敲响警钟。他的这番表态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美国在经济、科技、外交三大关键领域的全面溃退。 美国商务部最新贸易数据显示,对华贸易战六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降反增,2023年突破4500亿美元大关。更讽刺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对美出口暴增35%,光伏产品出口增长42%。 达尔得指出:"美国企业每年因对华关税损失1800亿美元,这种伤敌一千自损两千的策略已经彻底破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2023年国际专利申请量达8.1万件,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一。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中国核心论文数量已超越美国。尤为关键的是,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升至2.8%,而美国因债务危机被迫削减科研预算。 达尔得坦言:"美国以为封锁光刻机就能扼杀中国芯片产业,结果中国自研光刻机突破14纳米,这种绝地反击能力令西方措手不及。" 联合国大会表决现场,第2758号决议再获185国支持。更让美国难堪的是,沙特、埃及等传统盟友纷纷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巴西总统卢拉公开表示:"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达尔得警告:"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正被中国快速取代,我们的'民主同盟'战略遭遇重大挫折。" 五角大楼最新兵推报告显示,在台海冲突想定中,美军介入的失败概率升至75%。解放军火箭军列装的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关岛美军基地。达尔得指出:"中国构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已经让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德国总理朔尔茨率豪华商务团访华签下1200亿订单,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欧洲战略自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无奈承认:"欧洲国家不愿为亚太冲突牺牲经济利益。"这种盟友离心趋势,正在瓦解美国精心构建的对华包围圈。 中国在非洲建成1.5万公里铁路、25个深水港,美国主导的"全球基建计划"仅完成5个项目。更令美国尴尬的是,连意大利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所谓"民主基建"联盟名存实亡。 中国制造不再局限于低端产品,而是在高端制造领域快速突破。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高附加值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新名片。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美国单靠关税手段难以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科技领域的竞争更是凸显了中美创新模式的差异。中国的科技创新呈现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特点,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美国虽然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但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却面临瓶颈。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中国的全产业链布局正在逐步突破技术封锁,从材料、设备到设计、制造,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 外交领域的较量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不再满足于充当西方附庸,而是追求战略自主。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理念,契合了发展中国家追求公平正义、和平发展的普遍愿望。 军事领域的对比同样引人深思。中国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不追求全球霸权,而是聚焦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种克制而有效的国防建设,反而使中国在区域安全格局中占据更有利地位。美国虽然军费开支全球第一,但过度扩张的军事部署使其陷入"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的困境。 金融领域的博弈更是凸显了美元霸权的衰落。中国推动的本币结算体系,不仅降低了国际贸易对美元的依赖,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选择。特别是在美国频繁使用金融制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替代方案,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愿景变为现实,在亚非拉地区建成了一大批标志性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条件,也带动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比之下,美国提出的"全球基建计划"雷声大、雨点小,缺乏实质性投入和可持续性。 达尔得的"认输论"绝非唱衰美国,而是为决策层拉响警报。他建议美国调整对华战略,在气候变化、反恐等领域寻求合作。这一务实主张获得基辛格等战略家支持,却遭国会鹰派议员强烈反对。 从华盛顿的智库到北京的中南海,从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到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达尔得的坦率直言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单极霸权时代已经终结,美国必须学会与新兴大国平等共处。对中国而言,这场竞争远未结束,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才是赢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所在。 信息来源: 前美国驻北约大使:跟中国竞争,美国输了 2025-07-31 11:26·观察者网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