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志高先软后硬,与红岩烈士一同走向刑场,说起《红岩》,这可是咱们中国的一部红色经

佳佳怡 2025-07-31 22:37:14

甫志高先软后硬,与红岩烈士一同走向刑场,说起《红岩》,这可是咱们中国的一部红色经典,讲的是1948到1949年那会儿,重庆地下年跟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的故事。背景是解放战争快打到尾声了,国民党节节败退,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可越是急,下手越狠。 那会儿的重庆,特务跟疯狗似的,到处嗅着地下党的踪迹。甫志高呢,原本也是地下党里的一员,负责些联络工作,手里握着不少同志的地址。 他刚加入组织那会儿,其实也热血过。出身普通家庭,见过太多底层人被欺负的样子,听人说共产党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就揣着股子劲儿入了伙。可他跟江姐、许建业那些同志不一样,心里的那点热,总掺着些别的念想。 负责联络工作,按理说该守着“隐蔽”二字过日子,他偏不。组织安排他管个小书店,本是用作秘密联络点,低调就行。他倒好,觉得店面太小不够“体面”,偷偷攒钱扩大规模,还把老婆也接来帮忙,明里暗里想把这变成自家的营生。 有人劝过他,说地下工作最怕扎眼,他嘴上应着,转头该咋咋地。说白了,他心里那点“革命热情”,早就被安逸日子磨得差不多了。他总觉得,自己没扛枪打仗,不过是传个信、管个店,能出啥大事?这种松懈,就像给特务留了道缝。 1948年春天,他去接头时出了岔子。按规矩,接头地点有变该立刻撤离,他偏要逞能,觉得“去都去了,看看再说”。结果刚到地方,就被特务堵住了。一开始他还想硬撑,可特务没费多少劲,几句威胁,再许点“好处”,他那点可怜的骨气就碎了。 你猜他先供出了谁?不是别人,是他最熟悉的同志。他知道江姐的住处,知道成岗刻传单的地方,甚至连哪个同志有什么习惯、常去哪家铺子,都一五一十说了。他大概以为,把这些交出去,自己就能保住小命,说不定还能换个安稳日子。可他忘了,跟豺狼讲条件,从来都是自欺欺人。 后来的事,读过《红岩》的人都清楚。江姐被押进渣滓洞,成岗受尽酷刑,多少好同志因为他一句话,落入了魔窟。而他呢?特务没真把他当自己人,不过是把他当条咬人的狗。等他没用了,照样套上枷锁,跟那些被他出卖的烈士一起押向刑场。 走到刑场的路上,他腿都软了,可身边的烈士们,哪怕带着镣铐,腰杆都挺得笔直。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丢的不光是命,是比命金贵百倍的骨气。同样是死,有人死成了丰碑,有人死成了历史的污点。 说到底,甫志高的问题,从来不是能力不够,是骨头太软,是把革命当成了可以讨价还价的生意。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信仰这东西,要么攥紧了死也不放,要么松了手,就成了断送自己、坑害同志的刀。他的故事,与其说是个例,不如说是面镜子——照见了在考验面前,人性里那些不堪一击的弱点,更照见了那些坚守信仰者,到底有多了不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2
佳佳怡

佳佳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