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坦言:美国之所以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大错。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强大不过一百年的国家,居然敢称“习惯”成世界老大。而且是对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起码在世界巅峰屹立二千年的伟大国家面前,何等狂妄和无知。 美国之所以不断针对中国,并不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中国复兴的现实,而是因为中国的复兴并不依靠美国所塑造的世界秩序,开创了“中国模式”,这是美国最难以接受的。 二战后,美国在欧洲施行“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进行战后重建。欧洲在战后是实现了快速恢复,但代价是因接受了美国的大量贷款,导致欧洲在经济上受限于美国,美国可通过经济手段直接影响欧洲各国的政治和政策。 比如我们都知道欧洲的能源储备并不丰富,依赖于进口,在俄乌冲突前非常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可美国可以通过经济施压,禁止欧洲进口俄罗斯的能源,转而进口价格更高的美国能源。 在俄乌冲突后,美国成为欧洲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其运输成本和效率远远比不上俄罗斯的管道送气,可欧洲只能乖乖掏出比战前贵四倍的钱,来买美国的天然气。 能源成本的提高,导致欧洲工业成本飙升,最后的结果就是欧洲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利润降低。为降低成本,欧洲的工业公司只能其他地方落户,这时美国又“碰巧”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 该法案的内容是提供近四千亿美元的补贴,吸引欧洲企业来美国投资。从目前来看,该法案卓有成效,宝马、大众等企业都扩大了在美业务,而留给欧洲的,只有“去工业化”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事件,也展现了美国对于欧洲的控制,那就是“禁止向中国出售高端光刻机”。此举表面看来是为了防止中国在此领域的取得进展,打破美国欧洲对芯片的垄断,但还有一点必须要指出,美国此举也是为了减少欧洲的市场,将中国的大市场让给美国。 其实美国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就是将欧洲打造成一个“市场”,一个能够进行高科技生产的“市场”。明白了美国对于欧洲的规划,就很好理解美国对于中国的规划了。 在美国制定的格局中,中国是一个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的市场,处于生产链的最底端。按照十几年前美国主导的国际分工,中国也确实如此,美国通过品牌溢价来获取最多的利润,然后欧洲通过科技加成次之。 不过中国想要复兴,并不能听之任之,中国也在这样不合理的世界分工中找到了绝地反击的办法。美国想要成为“世界银行”剥削世界,想要只通过印印钱就赚的盆满钵满,那么他就要将自己的工业体系分散到全世界。 如果美国不可能既要工业,又要金融,但是他也无法容忍世界上出现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这样会影响到自己所制订的分工秩序。 俗话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复兴不是求来的,而是拼来的。拥有全产业链的中国当然不屑于加入美国的分工,并且会是撼动当前体系的竞争者,甚至会以“中国模式”重塑世界格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文|纯净饮用水 编辑|南风意史
英国学者坦言:美国之所以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大错。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
雾烬
2025-08-01 01:46:3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