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跟美国谈关税互免?”——这话最近在外贸圈热度不低。其实答案就藏在一句老话里:被同一条蛇咬过两次,再伸手就是傻。 这可不是气话,而是过去七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真实写照。 2018年那次,两边谈得挺有眉目了,中方连让步的台阶都铺好了,结果特朗普政府突然翻脸,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 这感觉就像你跟人谈生意,合同就差签字了,对方突然坐地起价,搁谁都得火大。更憋屈的是,2019年第一阶段协议签了,中国老老实实多买了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可美国说好的分阶段降关税呢? 象征性降了一丁点,技术限制倒是一点没松,华为、中芯国际照样被卡脖子。这就好比两人合伙开店,你按约投了钱,对方却把仓库钥匙攥手里不放,还怪你“不守规矩”。 美国政策翻脸比翻书还快。2025年特朗普重回白宫,立刻甩出个104%的“对等关税”,几天后又改口豁免手机电脑,接着又否认豁免,五天内政策变了三次。 这种操作别说中国企业,连美国海关都懵了,干脆自己搞免关税清单,懒得理白宫指挥。 信任就像张纸,皱了就难抚平。中方被“狼来了”坑了两次,自然要问:今天谈完明天加税,谁敢信? 但中国不接招,真不只是记仇。咱手里早攥了新牌。以前美国市场占中国外贸15%以上,如今掉到11%出头,东盟、欧盟、中东的生意却越做越红火。 2024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涨了4.5%,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了6.3%,连欧洲都抢着买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一年暴涨47%。市场多元化不是口号,是真金白银的底气。 技术卡脖子反倒逼出硬实力。美国限制芯片出口,华为就研出3纳米技术;封锁稀土加工? 不好意思,全球80%稀土加工在中国手里,2025年管制令一出,美国F-35产线直接告急。再加上《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撑腰,中国工具箱里早备好了“对等反制”的牌。 美国那边也疼得够呛。对华加税推高自家物价,2022年通胀冲到8.3%,沃尔玛商品涨价25%,老百姓每年多掏1200美元。 农民更惨,大豆积压卖不掉,中西部“票仓”气得跳脚。高盛报告直接点破:加征关税让美国2025年GDP缩水0.3%,失业率多出0.5%。这哪是制裁中国?分明是制裁自家钱包。 最近日内瓦会谈看似缓和,美方承诺取消91%关税,中方也同步反制,但仔细看:10%基准关税美国死活不肯撤,所谓“暂停”更像缓兵之计。 商务部早把话撂明白了:“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现在中国手里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最全产业链、区域自贸网络,美国还想用关税当棍子逼人让步?门都没有。 说到底,关税互免不是不能谈,但得按规矩来。美国得先做到两条:取消单边关税,停止技术霸凌。 若还抱着“极限施压”的老剧本,中国也不介意继续练练“见招拆招”的本事——毕竟被蛇咬过的人,最懂怎么防蛇。 参考资料:推动"关税休战"再延长 中美如何以对话促合作? 2025-07-30 22:46·看看新闻
“中国为什么不跟美国谈关税互免?”——这话最近在外贸圈热度不低。其实答案就藏在一
观今言史啊
2025-08-01 10:19: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