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嚣张!中国游客在日本遭一陌生女子歧视,对方不仅恶意坐到中国游客身上,还对其侮辱谩骂,录视频称:“这里是日本!不欢迎中国人来!”并竖中指翻白眼,双方发生冲突后,陌生女子的母亲还掏出棍棒准备打人,网友:怎么看着更像韩国人?
明明是中国人在日本受欺负,可当中国女游客将自己在日本地铁上的遭遇发到网上时,她满心期待的是同胞的声援,然而,无数条评论却刺眼地涌来:"活该!""自找的!"
事情发生在7月29日,这位女游客带着家人在日本结束游玩,乘地铁返回酒店时,一家人正坐在地铁上低头休息,突然一个陌生女子重重坐到女游客身上,仿佛她身下的不是座位而是无物。
女游客痛得倒吸冷气,揉着几乎碎裂的胯骨抬头,却只换来对方一个刺眼的白眼。
更令人窒息的还在后面,那女子掏出手机,镜头直怼女游客母亲的脸,紧接着又转向女游客。女游客立刻示意对方停止拍摄,甚至慌乱地指向自己的手机相册示意。
可那女子充耳不闻,镜头几乎贴到女游客脸上,用充满鄙夷的语气逼问:"中国人?"
得到肯定答复后,她瞬间变脸,用英语夹杂着污言秽语反复辱骂:"这里是日本!中国人不要来日本!"
随后挑衅的手势一次次的冲着中国游客比划,忍无可忍,女游客也举起了手机。
这一举动导致了冲突骤然升级,女子嚣张地叫来母亲,轻蔑地指着女游客一家:"看,都是中国人。"那位母亲闻言,竟立刻效仿女儿做出侮辱手势,随即竟从背包摸索,掏出了一根类似棍棒的东西准备打人!
棍棒虽未完全展开,但冰冷的威胁已凝固了空气,女游客心如擂鼓,她不怕自己,可身边有年迈的母亲,有家人。硬碰硬?万一对方真的动手...她只能死死咬住屈辱,拉着家人仓促逃离车厢。
地铁门关闭的瞬间,那对母女胜利者的姿态和刺耳的嘲笑,隔着玻璃狠狠灼伤了女游客的眼睛。
视频传回国内,网友的暴烈反应竟比那根棍棒更伤人:"明知人家不待见,非要凑上去,不是活该是什么?"
"中国这么大不够你玩?非去贴冷脸!"
这些言论如冰锥刺骨。有人甚至翻出旧账:大阪某便利店曾有中国游客插队争执,京都祇园因游客喧哗引发居民抗议...这些碎片被拼凑起来,成了"自取其辱"的佐证。
平心而论,选择去哪里旅游是个人自由,可某些网友的怒火,并非空穴来风。
当"爆买"、"喧哗"等标签在某些地方与部分同胞行为挂钩时,无形中为所有人背上了包袱,更令人心寒的是那根背包里的棍棒,它折射出某种被恐惧与偏见扭曲的极端心态。
而事件里女游客的退让是锥心之痛。那一刻她代表的不是个人荣辱,而是对家人安危的守护。这沉默的承担,比任何反击都沉重。
无论何时,歧视与暴力都该被唾弃,可"活该"论的喧嚣也为我们敲响警钟:踏出国门,你我就成了他人眼中"中国人"的具体形象。每一份得体的言行,都是为后来者清扫偏见的路障。
当异国街头有人举着手机对你吼"滚出去"时,你第一反应是护住家人还是理论到底?
选择沉默就是懦弱吗?在安全与尊严之间,那条界限又该如何把握?
消息来源:木兰轶事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