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割走乌克兰六分之一国土,普京:不打了,够给国人交代了。 俄军吞入腹中的乌克兰领土已超过11万平方公里,其中还包括顿巴斯黑金煤矿,扎波罗热核电站、赫尔松粮仓等。 2023年春季至今,俄罗斯武装部队在乌克兰东部的持续军事行动,已造成约11万平方公里乌克兰领土处于俄方实际管辖之下。 这些区域不仅在地理上连接了俄罗斯本土与克里米亚半岛,更囊括了包括东部顿涅茨克煤矿区、扎波罗热大型核电站以及赫尔松农业产区在内的多项战略资源设施。 该区域覆盖了乌克兰约18%的领土面积,主要分布于该国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带。从军事防御角度观察,俄控区域形成了三个具有纵深的战略板块:北部依托苏梅与哈尔科夫部分边境区构成缓冲 ;中部以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为核心工业区为支撑;南部则建立了从扎波罗热直抵赫尔松,直至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 该战略通道具有重大意义:首先,确保克里米亚半岛稳定的淡水与电力保障。克里米亚长期面临基础设施依赖性问题,特别是2014年克里米亚大桥建成后仍未能全面解决淡水供应问题。 俄军对赫尔松第聂伯河上游卡霍夫卡地区的掌控,在事实上确立了对克里米亚水资源输入渠道的关键控制点。 次之,俄方完整接管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运营工作。该设施作为欧洲最大核电站之一,其六座反应堆在2022年战事中持续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点。 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报告指出,俄方工程技术团队目前已恢复部分机组基础供电保障功能,使其成为支撑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运行的核心能源设施。 最后,顿巴斯地区的资源优势重新获得整合途径。尽管区域内多数煤矿在2014年后就已处于停产状态,但俄工业部门从2023年夏季开始系统启动对马克耶夫卡、托列兹等煤矿的修复评估工作。这些深藏地下千米处的优质焦煤矿脉,对未来区域工业复苏具有基础性战略意义。 值得思考的是,当前局面与历史冲突中的领土控制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于二十世纪机械化战争追求快速占领城市中心的特点,当代冲突呈现出对关键资源节点实施系统性占取的特性。 俄军对赫尔松州重要农业港口的实际控制,本质上是扼住了乌克兰"世界粮仓"的出口通道。 乌克兰作为全球核心谷物生产国之一,其敖德萨港口系统曾承担98%以上的谷物外运任务。 当前由俄罗斯黑海舰队主导的实控状态,造成约2200万吨谷物积压在敖德萨周边转运枢纽。 这种情形直接导致中东与北非共23个国家出现面粉价格暴涨现象。埃及作为全球最大小麦进口国,其市场小麦报价较冲突前涨幅已达167%。 这种"非直接封锁"式的控制策略,创造了远比传统战场更大的政治杠杆空间。 值得深思的是,围绕黑海港口运粮的国际博弈,凸显了当代国际贸易运输通道的战略脆弱性。 当全球30%以上的农产品贸易依赖于特定狭窄通道时(如黑海海峡、马六甲海峡等),任何区域安全危机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202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警报告明确指出,全球有超50个国家约4亿人面临粮食短缺风险,其中1.5亿人的生存危机直接与黑海谷物运输受阻有关。 当前控制格局的形成不代表冲突终局,而标志着一个阶段性博弈状态的确立。各方围绕领土、能源、经贸等多层面实际利益的争夺依然以不同形式持续展开。 值得重视的是,围绕第聂伯河水资源分配、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运营以及黑海航运通道稳定性形成的三方平衡结构。 将在可预见的时间尺度内持续构成该地区安全态势的核心基础。未来局势如何发展,仍需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特别是在涉及大规模民生设施及核安全的领域建立有效沟通保障体系。 参考资料:俄乌谈判潦草收场,俄乌战事持续升级 2025-07-29 16:58·中国网观点中国
俄军割走乌克兰六分之一国土,普京:不打了,够给国人交代了。 俄军吞入腹中的乌克
观今言史啊
2025-08-01 15:19: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