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绝对是被历史上黑的最惨的名将,没有之一。廉颇在前线与秦国军队对峙了三年,把赵国全国的粮食吃光,以至于快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那前线赵国的40万官兵,什么事都不做,就整天无所事事的在前线耗着,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撑不住。赵王能够坚持三年,已经是实力之外的奇迹,廉颇就是不出去打,爱惜自己的羽毛。 赵国在前线的40万赵军,只能最终被全部饿死,廉颇还不打,除了饿死,没有别的招。 最终赵括凭借主攻的思路,换掉了廉颇,已经是极度的有勇气。而且赵括的战法,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因为赵国军队的实力,略逊于秦国军队,最终才战败。赵括自己也在拼杀当中,被乱箭射死。要知道赵国军队被围46天,几乎已经是人吃人,所有的战马全部吃光,再再不突围,全部都得饿死,但是赵括仍然没想到投降这一招,就是拼死也要冲出去。 所以当时的情况,换任何一个赵国将领来打,也是一败涂地,不会比赵括打得多好。所以秦国从选择接受上党郡,到最后迎战,以及各种战略,全部都没有错误。唯一的错误,就是赵国的实力,不如秦国。 如果赵国军队不去接收上党地区,那么秦国直接接纳上党地区,赵国直接连长平之战都不会有,立刻当时就被灭了。如果赵国真的没有接收上党地区的话,在今天的看来,就是完全地软弱不堪,但赵国选择了硬刚到底。赵国的思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赵括的思路也没问题,唯独就是实力不济而已。 如果廉颇当时选择主攻的话,一样是一败涂地。可能不会被坑杀20万人,但最终一定是战败,搞不好也是全军覆没。所以赵括等于是给廉颇背锅,廉颇带着40万人,对峙了三年无尺寸之功,让赵括去背锅,也是真的惨。
赵括绝对是被历史上黑的最惨的名将,没有之一。廉颇在前线与秦国军队对峙了三年,把赵
一日三餐
2025-08-02 10:16:20
0
阅读:83
行者
如果不是范雎嫉妒白起的功绩,赵国当时就没了。国家没了其余一切还有什么用?哪怕人力物力所有的资源都消耗掉也在所不惜。好比和小日本打仗一样,正面对决输了亡国,避免正面对决采用守势僵持互相消耗就会出现转机。赵括这种垃圾为什么总有人说他好?
一别经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任何史料证明赵军缺粮。廉颇坚守待变没有任何问题,秦军断赵军水源,廉颇提前打好了井,种好了菜,防御的滴水不漏。另外廉颇是去接收上党的,还没走到,上党就被秦军攻占了,廉颇才就地扎营防御,等于上党根本没有进入过赵国版图。赵军被坑杀四十万,极有可能是白起虚报的水分,从后来的邯郸保卫战和击败燕国来看,赵军还有相当的实力。这也是白起隔一年就不愿意攻赵的原因,前面赵军败军四散,可以乘胜攻邯郸,过了一年,赵国败兵聚集,已经有了防御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