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打中了要害?法新社曝出猛料:2025年中国船厂新接订单量暴跌68%,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的75%骤降至56%,韩国则趁势崛起,从14%暴涨至30%。 中国订单量为何会出现如此大幅的下滑?说起来,这事儿得先看看大环境。 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预计下降0.2%,整个造船市场的新接订单量同比就跌了17.5%,中国这68%的跌幅,算是被大环境放大了效果。 而且,法新社这数据看着吓人,但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接订单的全球份额还维持在63.7%,虽说比去年的75%降了不少,但还是领先的,只能说媒体这标题起得确实够吸引眼球。 再往深了说,国际海事组织的环保新规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在新船订单里绿色船舶占比都到66%了,韩国那边早就盯着这块了,他们新接订单里绿色船舶占比54.2%,而咱们是27.2%,差距一下就显出来了。 韩国在LNG船这些高端船型上一直有优势,之前全球20万立方米以上的超大型LNG运输船订单全被他们包了,这次趁着环保转型的机会,自然能抢下不少单子。 不过,咱们也不是没拿得出手的,2024年中国新承接绿色船舶订单的国际市场份额其实有78.5%,只能说在高端领域还得再加把劲。 韩国这次能崛起,政府的支持也没少出力,光2025年第一批造船业研发援助项目就砸了200亿韩元,专门搞氨燃料动力船舶这些环保设备,而且他们一直就盯着高附加值船型,像海上石油钻探船,他们占了全球市场的79%左右,但咱们也不用慌,中国手里的订单量足够忙到2028年,家底子还厚着呢。 而且,中国造船业可不会被这点困难轻易打倒,虽然订单量暂时下降,但中国船厂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从未减少,五部委都出台了《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方向很明确。 像那个无轴轮缘电力推进器,可是军转民的技术,比传统推进器效率高多了,在科考船、客轮上都用上了,还有轴带发电系统,79900 DWT散货船装了之后,一天能省1吨燃油,约7000元人民币,这可不是小数目。 说到底,这68%的跌幅里面,统计口径的差异和行业周期波动占了不少因素,韩国那30%的份额,更多是靠特定高端船型撑起来的,真要论全面实力,还没到能碾压咱们的地步。 中国造船业现在就是在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变,短期订单波动不算啥大事,未来拼的是谁能在绿色技术上更快突破,咱们手里的牌其实不少,只要稳住节奏,迟早能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特朗普变招,白宫:8月12日后或恢复24%对华关税,美财长对华摊牌如果把国际政
【1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