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罗正和偷袭越军阵地时,手中的枪忽然打不响,而越军已经发现了他,他大惊

历史界段子手 2025-08-03 08:47:46

1979年,罗正和偷袭越军阵地时,手中的枪忽然打不响,而越军已经发现了他,他大惊,随即伸出手,徒手把越军烫手的机枪推上天!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永远定格在118团6连战士们的记忆里, 2月17日战斗打响后,这支英雄连队成功拿下20号高地,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浓雾笼罩着南疆的山林,能见度不足十米, 连长带着两个排继续向前推进,只留下1排坚守刚刚夺取的阵地。

临走前连长特意交代,20号高地下方还有个越军暗堡,必须尽快拔掉这颗钉子,1排长立即组织2班和3班展开行动,战士们踩着湿滑的山路向目标摸去。

罗正和作为6连的班副,带着突击小组走在最前面,这个安徽农村长大的小伙子虽然才22岁,却是全连有名的"机灵鬼"。

他耳朵特别灵,总能在枪炮声中分辨出最细微的动静,此刻他正屏住呼吸,仔细辨认着雾气中传来的金属碰撞声,那正是越军机枪手在调整射击角度。

突然一阵山风吹散浓雾,暗堡的射击孔赫然出现在二十米开外,罗正和闪电般举枪瞄准,可扣动扳机时枪械竟卡了壳。

暗堡里的越军显然发现了这个中国士兵,黑洞洞的枪口立刻调转过来,生死关头,罗正和一个箭步冲上去,双手直接抓住滚烫的机枪枪管。

战友们后来回忆,当时听见"嗤啦"一声,那是皮肉烫焦的声音。

这个看似冲动的举动实则充满战场智慧,机枪枪管被强行上抬后,子弹全部射向天空,为战友争取了宝贵的几秒钟。

3班战士趁机迂回到侧翼,用爆破筒端掉了这个火力点,战后检查发现,那挺机枪枪管上还留着五个清晰的手指印,而罗正和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这场战斗的细节在2019年《解放军报》的纪念报道中被披露,军事专家分析,当时越军暗堡采用半地下结构,射击孔距地面仅1.2米,正好是人体高度。

罗正和瞬间判断出改变枪口角度是最有效的方式,这种临场应变能力正是老兵最珍贵的素质。

在118团的战史档案里,20号高地战斗被称作"浓雾中的胜利",该连不仅守住了阵地,还顺势摧毁越军三个火力点。但战士们更愿意谈论那个惊险瞬间, 当枪械失灵时,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创造了奇迹。

罗正和后来回忆,当时根本感觉不到烫,满脑子就想着"决不能让机枪响起来"。

这场战役过去四十多年,但那些战场智慧依然值得品味,现代战争虽然装备升级,军人临危不乱的品质永远不可或缺。

当年参战老兵常说,战场上最可靠的从来不是武器,而是握枪的人,就像罗正和那样,当所有装备都失效时,中国军人依然能用双手杀出一条血路。

0 阅读:27
历史界段子手

历史界段子手

拥抱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