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大学教授何家庆来到深山调研。由于过于饥饿,于是就向村民讨吃的。不料,

历史领航员 2025-08-03 09:43:28

1998年,大学教授何家庆来到深山调研。由于过于饥饿,于是就向村民讨吃的。不料,村民居然端来一碗猪食,没想到,何家庆不仅没生气,甚至接过那碗猪食,泪流满面的吃了起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8年春天,大巴山深处的某个村落里,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站在农家门前,他的嘴唇干裂,眼神疲惫,看起来像是走了很远的路。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敲了敲门。开门的农妇打量着他,以为是个逃荒的流浪汉。

男人低声请求:“能不能给点吃的?”农妇转身回屋,端出一碗猪食递给他。

男人愣了一下,没有解释自己的身份,只是默默接过碗,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大口吞咽起来。

谁能想到,这个饿到吃猪食的男人,竟是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何家庆。

何家庆的样子确实不像个大学教授,他瘦得像根竹竿,头发乱蓬蓬的,戴着一副用橡皮筋固定的断腿眼镜,身上的蓝布中山装洗得发白,穿了二十多年。

走在校园里,保安经常把他当成捡破烂的拦下来,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人,干的事儿让很多人听了直掉眼泪。

他1949年出生在安庆码头边的一个穷苦家庭,父亲靠拉板车养活全家。

从小学到高中,他全靠国家补助和老师同学的接济才读完书。

父亲在烟盒背面记下每一笔资助:“读共产党的书,拿共产党的钱,要对得起党和人民。”这句话,何家庆记了一辈子。

1984年,何家庆干了一件轰动学界的事,自费考察大别山。

他攒了七年钱,加上父亲倾尽积蓄给的4000元,踏上了考察之路。

225天里,他步行12684公里,爬了35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采集植物标本3117种。

悬崖上摔过,山洪里滚过,狼群对峙过,蚂蟥咬得双腿溃烂,最险的一次,他跪在悬崖边,双手抠着石缝大喊救命,幸亏被猎人救下。

这份考察报告为中央实施山区星火计划提供了依据,连万里委员长都作了批示。

1990年,何家庆到绩溪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别人当官坐小车,他骑自行车跑遍23个乡,爬遍所有山头。

他发现当地养蚕技术落后,亲自下乡31次指导,尚田乡当年蚕茧增产28%。

他还盯上了魔芋,这东西耐贫瘠,适合山区种植,他自掏腰包引种,跑遍31个试种点手把手教农民。

结果500亩魔芋大丰收,最差的亩产2000公斤,最好的7000公斤,农民增收400多万,挂职期满,老百姓哭着送他锦旗:“焦裕禄式的县长”。

1998年,何家庆又干了一件疯事,他带着攒了16年的全部积蓄27720元,悄悄离开家,开始了大西南扶贫之行。

305天里,他走过8个省108个县,步行400公里,办培训班262场,指导2万多农民种魔芋。

这一路,他吃过的苦能写本书:在奉节被骗去黑矿场砸矿石,在广西被当流浪汉关收容所,在鄂西饿得讨猪食吃,在黔东北遭遇山洪,刚爬出车窗十分钟,中巴车就被冲走,车上27人全部遇难。

17次车祸,2次被抢,被毒蛇咬伤自己用刀放血,夜里睡山洞被飞鼠攻击,回到家时,60公斤的体重只剩40公斤,瘦得脱了形。

有记者问他图什么,他说:“我是人民教师,当为人民服务。”

这话不是漂亮口号,他住的房子只有25平米,政府奖励的10万元全部捐出。

退休后本该享清福,他又自费跑遍5个省推广栝楼种植技术。

2019年7月,70岁的他在潜山调研时晕倒,查出癌症晚期。

病床上,他还在接种植户的咨询电话,最后一句话是担心栝楼籽卖不上好价钱。

10月19日,何家庆走了,按他生前意愿,眼角膜捐给了山区孩子。

何家庆这辈子,活得像上世纪60年代的人,在这个教授忙着发论文、争项目的年代,他偏要往穷山沟里钻;在这个人人追求精致生活的年代,他穿补丁衣服吃馒头稀饭;在这个讲究“精致利己”的年代,他把全部积蓄都花在扶贫路上。

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怪,可正是这种“傻”和“怪”,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脊梁。

他给女儿的信里写道:“知识分子对于社会有种特殊使命,要主动肩负历史责任。”这话,他用自己的命践行了。

0 阅读:0
历史领航员

历史领航员

带你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