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位母亲晒出孩子大学四年总花费约12.6万元,具体包括:学费每年5000元(总计2万元)、生活费每月1500元(四年6万元)、手机电脑等设备及驾校培训1.5万元、服装通讯等杂费2万元。 这一数字是在家庭极度节约的前提下得出的,而该家庭属于典型的打工阶层,年收入仅数万元,教育支出几乎耗尽了家庭全部积蓄。 这一现象并非个案,而是全国低收入家庭的缩影,尤其在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突出。 甘肃这位母亲的账单撕开了教育成本与阶层流动的残酷现实。 在教育被视为向上通道的今天,12.6万元的大学成本对年收入仅数万元的家庭而言,无异于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学费本身,更源于生活成本的隐性攀升。 从每月1500元的基本生活费到电脑、社交等必要开支,都在挤压着本就脆弱的家庭经济。 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应以家庭破产为代价。尽管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已提升至每年1.6万元,且2025年延续免息政策 ,但相较于年均3万元的教育支出,政策覆盖仍显不足。 教育支出占低收入家庭收入的56.8%,远高于高收入家庭的10.6%,这种结构性失衡正在加剧阶层固化。 当寒门学子需要背负巨额债务才能获得与同龄人竞争的入场券时,“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正在被现实消解。 教育本应是普惠的公共产品,而非压垮普通人的巨石。 唯有让教育成本回归合理区间,才能让每个孩子的未来真正充满希望。 大家怎么看?
大学生在家有自己的赚钱方式
【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