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高人啊!9.3阅兵前,国务院宣布重大决定,这就是大国风范。今年九月,北京天安门广场按计划将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正当外界纷纷猜测何种新式武器会登场时,一则关于阅兵安排的消息,却提前引爆了两岸舆论。 今年9月3号,是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大日子。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将要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活动。 就在大家翘首以盼的时候,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吴泽懃少将宣布了一个决定,让不少人先是觉得意外,细细品味后,又不由得心生感慨,国家决定邀请当年在正面战场英勇作战的老兵们,到现场观看这场盛典。 时间过得真快啊。 当年在战场上和侵略者拼命的年轻人,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高龄老人了。 国家对这些老兵的关怀,这些年一直没有断过。 大家或许还记得,十年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那次阅兵,就首次邀请了当年不同战场的老兵们,共同乘车接受检阅。 符隆前老人当时就感动地表示,这是祖国给予老兵的崇高礼遇。 那个不同战场的老兵并肩同车的画面,通过电视传遍千家万户,让无数人深受触动。 如今,十年后的这次阅兵再次发出邀请,既是对那段共同历史的延续,更是要把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邀请这些当年在正面战场奋战的老兵来观礼,绝不是走个过场那么简单,这里面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首先,这是对真实历史的尊重。 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 正面战场上,无数将士浴血奋战,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是历史书上重要的一页。 就像当年林上元,放弃了学经济的机会,毅然报考军校走上战场。 还有许许多多像苏仕英、孙越那样的战士,把生命永远留在了保卫家园的战斗中。 这些故事,都是我们民族记忆里不能抹去的篇章。 国家邀请他们的后人或者还健在的老兵来观礼,就是在向所有人宣告:所有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流过血、拼过命的人,都值得被历史铭记,被后人敬仰。 其次,这也是一个让海峡两岸同胞心贴得更近的好机会。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相通。 抗战时期,不少台湾同胞也投身到这场全民族的救亡图存斗争中。 1945年台湾光复后,那些曾在大陆参战的台湾老兵回到家乡,他们的亲身经历就是两岸共同抗战最鲜活的证明。 然而这些年,岛内有些人出于自己的目的,总想歪曲历史,制造隔阂,甚至想方设法阻挠两岸同胞的正常往来。 这次邀请老兵观礼,就是要打破这种人为的障碍,让两岸同胞一起回顾那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增进彼此的理解和认同。 岛内乡亲们知道了这个消息,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认为那些阻挠的行为实在不够大气。 再者,这更体现了国家的气度和胸怀。 国家始终把民族大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计较过去的恩怨。 从十年前首次邀请不同战场的老兵同场受阅,到如今再次发出诚挚邀请,这一系列举动,向全世界表明了我们尊重历史,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推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 有军事专家就曾指出,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对历史的包容态度。 在国际上,这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仅珍视自己的历史,也尊重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贡献。 从更深的层面看,邀请这些老兵亲临阅兵现场,也是对伟大的抗战精神的一次有力弘扬。 什么是抗战精神? 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担当,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是面对强敌、血战到底的顽强意志,是百折不挠、坚信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种精神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宝贵。 让这些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战斗过的英雄们,亲眼看看今天的盛况,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站在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回望过去,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那场伟大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结果。 每一个团体,每一个为胜利付出过的人,他们的贡献都值得被历史铭记。 这个决定,温暖了无数老兵和他们的家人,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了更多正能量,也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大国的格局与担当。 说到底,血脉相连的亲情,共同经历的历史记忆,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割断的。 这样的安排,让人心里暖,也让大家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对两岸同胞最终能携手共进,有了更深的期盼。 信源:快讯: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阅兵__中国政府网
馆长在直播中多次提到想去北京看阅兵。他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大陆法律上并没有禁止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