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回真是拿出杀手锏,直接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全面围堵中国”大戏!不仅把稀土出口这根命脉狠狠掐死,还干脆砍断了全球顶尖半导体厂商赖以生存的“美国技术通行证”,让我们的芯片产业瞬间断了氧气,濒临崩溃边缘。 就说稀土这张牌,美国攥得死紧。他们不仅自己掐断稀土出口,还拉着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盟友搞 “稀土供应链重组”,明摆着要断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 “粮草”。 要知道,中国稀土加工产能占全球 90% 以上,从新能源汽车电机到战机隐身涂层,少了这些关键材料,很多产业就得停摆。美国算得精,他们自己稀土储量不少,却几十年不开采,全靠进口,现在突然收紧闸门,就是想逼着中国在技术转让、市场开放上让步。 可他们没想到,中国早就在内蒙古、江西建了一批稀土产业园,一边提升分离提纯技术,一边布局稀土永磁、储氢材料等下游产业。 去年国内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同比涨了 15%,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企业的电机用磁钢,已经实现了 100% 国产替代。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还在缅甸、马拉维这些国家参股稀土矿,悄悄把供应链往海外延伸,美国这招反而倒逼中国把稀土牌打得更活了。 比稀土更狠的是半导体领域的 “技术绞杀”。美国刚更新的 “芯片法案” 里,直接把 “美国技术通行证” 的门槛抬到了新高度 — 只要用到美国设备、软件或技术的企业,给中国供应 14 纳米以下芯片,都得先报备。 这一下,台积电、三星这些巨头都慌了神,给华为的芯片供应彻底停了,中芯国际想升级 14 纳米工艺,也被荷兰 ASML 卡了光刻机的脖子。 但这招的反噬来得更快。美国本土的高通、博通这些企业,每年从中国市场赚走几百亿美元,现在芯片卖不进来,库存堆成了山。英特尔最近财报里写着,中国区收入同比降了 23%,股价跟着跌了 12%。更尴尬的是,美国想自己建芯片厂,却发现缺工程师 — 全球 70% 的半导体工程师都集中在亚洲,中国高校每年培养的芯片相关专业毕业生,是美国的 5 倍还多。 这场围堵早就不局限在一两个产业了。美国商务部把 300 多家中国实体列进 “实体清单”,从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到无人机巨头大疆,连做量子计算的中科大实验室都没放过。 他们还逼着盟友选边站,德国大众想跟地平线合作自动驾驶芯片,被美国施压警告;荷兰 ASML 想卖旧款光刻机给中国,美国直接派特使去阿姆斯特丹 “谈心”。 可市场规律哪是行政命令能拧过来的?德国博世去年偷偷在苏州建了芯片测试中心,专门给中国新能源车企供货; ASML 虽然没卖最先进的 EUV 光刻机,却把 DUV 光刻机的零部件产能扩大了 30%,绕着弯子满足中国市场需求。毕竟,中国占全球半导体消费市场的 59%,谁也不想真的彻底退出。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上海微电子刚下线了 28 纳米光刻机,虽然比最先进的差两代,但够用在汽车芯片、物联网设备上;中芯国际的 14 纳米工艺良率提到了 95%,华为的 5G 基站芯片已经能用它生产。 更关键的是,国内成立了 1000 亿元的集成电路基金,砸钱在 EDA 软件、光刻胶这些 “卡脖子” 环节,长江存储的存储芯片已经能跟三星掰手腕了。 美国的围堵还在升级。他们联合日本、韩国搞 “芯片四方联盟”,想把中国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外;又在 WTO 起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想逼着中国放开供应。但这招越来越不灵了 — 欧洲企业 联名反对 “芯片法案” 里的对华限制条款,韩国三星直接宣布不在美国建先进芯片厂,就连美国自己的苹果公司,都偷偷把一部分 iPhone 芯片订单转回了台积电南京厂。 说到底,全球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想把中国从产业链里踢出去,无异于给自己的企业断粮。中国现在一边夯实内需市场,一边在 “一带一路” 国家建产业园,东南亚的光伏组件厂、非洲的数字基站,用的都是中国技术和设备。 这场博弈还在继续,但有一点越来越清楚:靠堵是堵不住技术进步的,靠逼是逼不退市场选择的。中国企业这两年在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上的突破,恰恰是在围堵中拼出来的。美国要是还抱着 “零和思维” 不放,最后可能发现,自己筑起的墙,反而把自己困成了孤家寡人。
美国这回真是拿出杀手锏,直接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全面围堵中国”大戏!不仅把稀土出口
古今知夏
2025-08-04 17:13: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