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写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在这本书的第三十九

杨阜与过去 2025-08-04 18:15:08

《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写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在这本书的第三十九章,他谈到了中国和欧洲之间,尤其是天主教内部关于应该如何在中国进行传教的争论,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中国礼仪之争”。 伏尔泰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主要是从欧洲那边着笔,当然也会涉及到他对中国和这件事的评价等问题。所以对中国读者来说,读伏尔泰的这本书,那么第三十九章“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就非常必要了。 我们先把时间线索捋清楚。欧洲地理大发现是开始于十五世纪末,一五一几年葡萄牙殖民者到达中国东部沿海。一五五几年建澳门。(具体年份,历史上或者文献里有争论。)1580年,大名鼎鼎的利玛窦到达澳门。他有一本《利玛窦中国札记》,详细记载了他从澳门进广东,再到南京,然后到北京的生活、传教经历,最后1610年逝世于北京。 伏尔泰是晚辈,1694年出生,他写完《路易十四时代》是在1751年(乾隆十六年),所以他谈发生在康熙和雍正年间的中国礼仪之争,就好比一个现在快退休的老干部,去谈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轻时的往事。可信度是比较高的。伏尔泰主义 伏尔泰时代的欧洲,尤其是伏尔泰本人,对中国的看法还是很有正能量的。他盛赞了康熙和雍正两位清朝皇帝。那么关于中国礼仪之争,也就是天主教不同教派(耶稣会、多明我会等)对中国礼仪问题的争论,条友们会觉得伏尔泰站在哪边儿? 要想了解的话。就请看这本儿书吧。

0 阅读:0
杨阜与过去

杨阜与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