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杨洪基说:我唱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拿了9万块,毛阿敏唱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拿了13万。 这个传说在网上流传了很久,说杨洪基唱《三国演义》主题曲拿了9万,毛阿敏片尾曲拿了13万。可当事人杨洪基亲口辟谣说”让我相当无语”,真相到底是什么?两位歌唱家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说起94版《三国演义》,那可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片头一响起”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少人立马就被那浑厚的男中音给震住了。唱这首歌的杨洪基,也因为这首歌彻底火了。可关于他的报酬,网上一直有个说法,说他拿了9万块,毛阿敏唱片尾曲拿了13万。 杨洪基对此相当无语,他澄清说实际只拿了900块。900块和9万块,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虽然只拿了900块,但杨洪基却很满足,因为那可是90年代初的900块,对他来说,已经很多了。 要知道,当年能被选中唱《三国演义》主题曲,那竞争激烈程度可不是开玩笑的。选歌唱演员时,谷建芬让杨洪基去录音。杨洪基去了一看,好多人在里面唱,还要选拔,他看竞争这么激烈,就随便唱了一遍。 杨洪基当时压根没想到自己能被选上。他想,《三国演义》这种古典作品哪用得上美声,觉得没劲,就不太愿意唱,一唱到高音的时候就低八度,可谷建芬觉得他唱的味儿还行。 关键是杨洪基的演唱方式特别巧妙。当时,杨洪基采用古典作品的风格,也吸收了中国戏曲的风格——把昆曲的感觉加了进去。不过,这首歌又不完全是戏曲,还要发挥美声的高音特点。就是这种中西结合的唱法,让他脱颖而出。 说到毛阿敏,她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毛阿敏唱了片尾曲,但她是杨洪基的晚辈,可酬劳却是杨洪基的好几倍。这事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一些议论,不少人觉得这个剧组没有平等对待两人,有点不厚道。 但杨洪基对此倒是很豁达。杨洪基说:每个人的价值都不同,不是你年龄比人大,就价值比人高,这是不对的,所以不能等价对比。这话说得挺在理的,毕竟当时毛阿敏已经是流行歌坛的一姐了,知名度和商业价值确实不一样。 《历史的天空》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唱的歌曲,是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为了创作歌词,王健写了三本《三国演义》的人物小传,用了四十五天才完成创作。这首歌的创作过程相当用心,难怪效果这么好。 整个《三国演义》的音乐创作过程也挺有意思。创作《三国演义》的歌曲,之所以花了4年时间,是因为先要创作歌曲,然后再拍戏。词曲作者先去了解故事梗概,而后创作音乐。这种做法在当时还是比较少见的,一般都是拍完戏再配音乐。 谷建芬回忆,当时最先录的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而是《这一拜》。拍这段戏的时候,三位演员最初不知道该怎么演。刘欢录唱的《这一拜》一放,演员们才真正投入角色,最后有了”桃园三结义”的经典剧情。 说起报酬差距这事,其实在娱乐圈挺常见的。当时的毛阿敏已经是被公认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而杨洪基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但在大众知名度上确实不如毛阿敏。 杨洪基说:我真得很感谢三国演义剧组给了我唱主题曲的这个机会,从那以后,我的收入就多了。这首歌确实改变了杨洪基的人生轨迹,让他从专业圈走向了大众视野。 1993年,杨洪基演唱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播出后一炮而红,他也一举成名。1994年,凭《滚滚长江东逝水》获中国音乐电视金奖。 有意思的是,杨洪基后来的心态变得很开放。后来,杨洪基也唱过小苹果,别看我是一只羊,不想长大,等等年轻人喜欢的歌曲。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让人挺佩服的。 杨洪基说:我是能赶上时代的,我觉得现在的歌曲只要有人喜欢,那存在即合理,所以我不能一成不变,要跟着学习新东西,这才能跟上时代节奏。 毛阿敏的《历史的天空》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2008年12月29日,该曲获得了国剧盛典回响30年最具影响力电视剧主题曲。两首歌都成了经典,也算是各有所得。 现在回头看,当年的那点报酬差距其实不算什么。如今,杨洪基已经81岁了,但他跟很多歌唱家不同,他不是一成不变,也没有反对新的东西,而是顺应时代学习新的东西,与时俱进。 看完这个故事,你觉得当年的报酬分配合理吗?杨洪基的豁达态度值得学习,还是应该为自己争取更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说说你心目中的公平标准是什么。
52万真要被生吞了?柴桑姐最新爆料出让郭杜雄坐不住了!这瓜真是越吃越刺激!越吃越
【1评论】【1点赞】
天园地方
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