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门女婿刘斌意外失去双臂,丢掉工作的他被妻子一家扫地出门,带着年幼儿子的刘斌回到阔别已久的哑巴母亲,心中升起一丝对命运不公的怨恨,哑巴母亲觉得是自己没有给儿子一个好的家庭嚎啕大哭。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3年秋天的一天,刘斌用断臂夹着行李,咬着背带,把不满三岁的儿子背在肩头,走出阎良岳父家的门。 那天风很冷,他只穿了一件旧棉衣,袖口空荡荡地飘着,儿子在他背上哭了一路,他却没回头,走到村口,天空灰蒙蒙的,他低头看着脚下的土路,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 三年前,他是村里人都夸的“好女婿”,那年他二十二岁,经媒人介绍认识了阎良的一个姑娘,农村娶媳妇难,对方提了条件,说得上门。 他答应了,入赘的日子,他什么活都抢着干,种地、劈柴、挑水,从不叫苦,儿子出生后,岳父岳母脸上也有了笑意,左邻右舍也都说他老实能干,日子慢慢有了盼头。 谁知这一切只维持了不到两年,2003年秋,他在棉花厂帮工时,被高处掉落的夯机砸中,两只手臂当场废了。 那一刻他还想着儿子刚刚会走路,家里正缺人干活,伤愈出院后,他向厂里要赔偿,几番交涉,终于拿到了14万元,但这笔钱没换来宽慰,反而成了他家庭崩塌的开端。 岳父一家觉得他为了钱撕破了脸,村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以后怎么做人,他们不再让他上桌吃饭,晚上也不给热水洗澡,他的生活从一个有家的男人,变成了一个被嫌弃的“累赘”。 那些曾热情的人,如今连个正眼都不看,他抱着赔偿金和孩子站在门口,连句送别的话都没听到,只听人说:“家里不养废人,” 他带着孩子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陕西淳化一个山沟沟里的土屋,推开门,母亲正在灶前烧火,那是一位年近六旬的哑巴母亲,从小不能说话。 她看到他肩膀空荡荡,愣了一下,柴火掉在了地上,然后整个人跪倒在炕沿边,呜咽着摇头,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她比划着,嘴里发出破碎的“啊啊”声,脸上的皱纹被泪水冲得发亮,她的眼神像是要把自己千刀万剐。 刘斌知道,她是觉得自己没给儿子找个好人家,她的眼神里藏着悔意,也有愧疚,后来她常常半夜偷偷坐在他的炕边,给他掖被角,或者默默看着孙子睡觉,有时候眼眶还湿着。 父亲则不多话,背着草料一言不发,抽着旱烟,烟锅子在炕沿上磕得砰砰响,家里不大,油灯昏黄,三口人各自沉默。 最初的日子,刘斌甚至连上厕所都要人扶,他曾站在村口公路边,看着疾驰的卡车,想着干脆一头撞上算了。 每次想到儿子,他就犹豫,那孩子牙刚长齐,走路还不稳,总是抓着他的裤腿叫爸爸,他忍住了,他知道不能就这么倒下。 他开始学着用脚吃饭,脚趾夹筷子,经常把饭洒在自己身上,扣衣服扣子用下巴蹭,咬牙学会用手机发信息,镇上残联送来了一副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勺子,他花了三个月才用熟。 后来,他甚至学会了骑三轮车,把车把上绑两根木棍,用下巴和脖子控制方向,车一拐弯,他就满头大汗,但他一次都没摔倒。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想起了小时候放羊的经历,便琢磨着养几只试试,他借来两只羊羔,腰上绑着绳子,拴着头羊,带着儿子上山放羊。 他用脚扒开草丛,辨识着哪种草能吃,晚上回来用脚刷锅,煮点草料汤,羊慢慢多了,从两只到十几只,再到几十只,那些年他风雨无阻,雨天裹着塑料布,雪天带着干粮,饿了就啃个馍。 转眼八年过去,他的羊群发展到六百多只,村里人都开始叫他“羊倌”,有人悄悄跟他说:“你这样的人,命是真硬。” 他没吭声,只是咬着牙把羊圈里的水泥地清洗得干干净净,2013年,一次羊群染病,他损失惨重,几乎血本无归,父亲那年又查出患了布病,他贷款七万元治病,羊圈一度空空荡荡。 直到2016年,县里的扶贫干部上门,送来残疾人补助、产业扶持和羊场基础补贴,他用这些钱重新买了三十只母羊,搭了新羊棚,还修了消毒池。 村里人听说后都过来想一起干,他劝大家先等等,他说自己先走一遭,把路走通了,再带着大家走。 他没说的是,他怕再失败一次,再让母亲哭一回,他知道自己撑得起的,不只是这身没有胳膊的躯壳,还有那间土屋里,一直为他担着命的亲人。 他没说太多话,但每天天没亮就下地喂羊,晚上脚搓着电脑查资料,儿子放假回来跟他一起收割草料,他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已经不坏,他不信命,但他感谢命里有一个用哭声扛起他的母亲。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中国好人榜——刘斌
2003年,上门女婿刘斌意外失去双臂,丢掉工作的他被妻子一家扫地出门,带着年幼儿
史笔如刀
2025-08-05 00:43: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