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用血换来的实战经验,我军都已经吸取了教训!我军第一次大量装备半自动霰弹枪!从

霜月照寒林 2025-08-05 01:23:34

俄军用血换来的实战经验,我军都已经吸取了教训!我军第一次大量装备半自动霰弹枪!从我军空降兵演习图片可以看到,伞兵步兵小组已经装备了09式半自动霰弹枪。好像是给冲锋枪手准备的。 可这俄军到底吃的是什么亏呢?这就要说在去年哈尔科夫反击战里,乌军的“海鹰-10”无人机跟苍蝇似的围着俄军战壕转,扔的手榴弹虽然威力不大,但架不住多,一天能炸伤十几个士兵。 而俄军配的“披肩”电子干扰枪,得先对着无人机扫信号,可那玩意儿飞行高度低到贴地,信号容易被地形挡住,有时候干扰枪还没起作用,手榴弹已经掉下来了。 但干扰枪虽然准头差,可霰弹扩散范围大,总有几颗弹丸能打中无人机的螺旋桨。这场景跟咱们军训打靶似的,步枪打固定靶准,打飞着的鸽子就瞎,霰弹枪一喷,总有霰弹能蒙对。 这种时候,09式霰弹枪就显出优势了。这枪不算新,但这次大规模给冲锋枪手配,明显是冲着实战来的。 它用12号霰弹,一发里裹着几十颗铅弹,100米内跟撒网似的,对付贴脸飞来的无人机,根本不用瞄太准,概略瞄准扣扳机就行。 测试数据显示,它对50米内的四轴无人机命中率能到85%,比步枪的30%高出一大截,比电子干扰枪的60%也稳当。 毕竟干扰枪得看无人机的信号频段,遇上改了频的“土造无人机”,就跟遥控器对不上频道似的,白费劲。 更关键的是它不用充电,电子干扰枪那大块电池扛着沉不说,低温下续航还掉一半,在东北演习的伞兵试过,零下20度,干扰枪开机就得预热5分钟,霰弹枪掏出来上膛就能打,跟冬天里的暖手宝似的靠谱。 冲锋枪手的活儿也跟着变了。以前在巷战里,冲锋枪手拿着冲锋枪突突突,现在多了个“兼职”:搜房时枪上膛,眼角余光得瞟着窗外有没有无人机探头;清完一栋楼,第一件事不是找掩体,是举着霰弹枪对着楼顶和阳台扫一圈。 俄军在马里乌波尔打巷战时,就吃过这亏,士兵埋头清房间,无人机从窗户缝里钻进来扔炸弹,现在咱们的伞兵小组,冲锋枪手在前头用霰弹枪“开路”,后面的机枪手掩护,分工明确得像流水线作业。 有演习视频里,模拟无人机从三楼窗户飞出来,冲锋枪手转身、抬枪、扣扳机,三秒搞定,霰弹把无人机打成了零件,这反应速度,电子干扰枪的操作员还在调频率呢。 这事儿也透着咱们学经验的机灵劲儿。俄军一开始也迷信高科技,搞了一堆电子战车辆,结果发现单兵面对“低慢小”无人机,最需要的是“简单粗暴”的办法。 09式霰弹枪用的鹿弹、独头弹还能换着来,打无人机用鹿弹撒网,近距离清房间用独头弹穿门,一枪多用,比带两把枪省事儿。 空降兵跳伞时背的东西多,少带点电池,多带几发霰弹,落地就能干活,这账算得比超市促销还精。 实战里的细节更能说明问题。俄军有个特种部队在赫尔松用霰弹枪反无人机,发现它不光能打空中的,还能威慑地面的——对着墙角喷一枪,霰弹打在墙上的响声能把藏着的敌人吓出来,比喊“出来投降”管用。 咱们的演习里也学了这手,伞兵清楼时,先往房间里喷一枪霰弹,借着枪响和弹丸飞溅的动静,逼里面的“敌人”暴露位置,这比盲目冲进去安全多了。电子干扰枪可没这本事,总不能对着墙角干扰信号吧?

0 阅读:67
霜月照寒林

霜月照寒林

霜月照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