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还没到北京,美国大批高官就先走了,审批停摆,中方亮剑。谁能想到,2025年

冰封雪域行者孤 2025-08-05 05:08:05

特朗普还没到北京,美国大批高官就先走了,审批停摆,中方亮剑。谁能想到,2025年最戏剧性的对峙,不是在台海,也不在中东,而是在美国商务部的一间办公室里开始的。 一场关于芯片的博弈,突然变成一地鸡毛,美方话还没说出口,程序就瘫了,中方动作却快得惊人。 先说审查,一块芯片居然能拖垮整个审批流程。英伟达早早提交了H20芯片的出口许可申请,本来都已经解禁,按过去经验,走个流程,最多一个星期就批下来。 可现在,卡了一个多月,几十家美企堵在审批门口,连个值班秘书都找不到人问话。审批陷入瘫痪,理由竟然是“人手不够”。 真是笑话,美国商务部突然有“十几个”关键审批官员请辞或被调离,等于把整个对华出口许可系统一锅端。 有人信这是巧合?你想搞芯片限制,敢明着来吗?不敢,那就拖时间、造程序堵点,这招叫“软制裁”,比硬脱钩更恶心。 更离谱的是,白宫口风变了,嘴上还说要谈,背后却忙着裁人、推法案。 《芯片安全法案》卡在国会门口,拜登政府就像赌徒一样想拖时间,等法案过了再放货,但那时候芯片已经“喂”进了后门程序。再拿去中国?呵呵,你以为人家傻? 中方没吃这一套,7月末开始,中国网信部门突然要求美方提供H20芯片的完整技术说明,理由非常简单——涉及国家网络安全。 英伟达措手不及,这招不光封住了芯片进口,更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上,美国想用技术玩手段?先过我这一关。 再说英伟达。CEO黄仁勋才刚刚夸完中国市场“不可替代”,结果转身芯片就卡住了。 多家投资银行警告,这种“审批瘫痪+技术审查”的双重阻力,正在反噬美国自身。 H20芯片每耽误一周,英伟达就少赚数亿美元。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开始动摇:到底是跟着美国政治走,还是跟着市场走?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明明还在“预热访华”,背后的系统却开始自己拆自己。 他想拉拢中国,想带点“见面礼”,但连基本的审批流程都控制不住,还谈什么大交易?一边说要修复关系,一边断人流程,谁信? 特朗普如果真想“对华大开放”,那美国商务部这些人是谁指使辞职的?他自己知道吗? 更现实的是,中方根本没把希望押在特朗普嘴上。现在中国的审查制度已经“高度程序化”,不光要求交技术说明,连产品流通路径、最终用途、加密算法都要过一遍。 这还只是第一步,如果发现芯片涉及后门、定位、监控功能,中国完全可以宣布暂缓进口。美国一旦再拖,中国就不玩了,直接封杀英伟达也不是不可能。 别忘了,国产芯片正在快跑。今年上半年,华为、寒武纪、中科曙光的AI芯片出货量同比翻倍增长,连科大讯飞也宣布将上线完全自主训练的大模型平台。 美国越卡,中国越赶,特朗普想用芯片换话语权,结果很可能什么也换不到。 审批瘫痪这事,说白了是“捣鬼的人没演技”。你要真想干事,就别摆出那副嘴上亲中、系统反华的架势。特朗普想来北京?先把流程整明白再说。 现在连投资圈都看明白了,摩根大通、花旗、瑞银连续发报告,警告“中美高科技贸易正进入制度性冲突阶段”。 不是个别产品卡脖子,而是整个出口管制体系和中国技术主权在全面对撞。中国没退让的空间,美国也没回头的余地。 别以为只有中美两家在盯着这场戏。欧盟、日本、印度全都看着,等着看谁先动摇,如果美国搞得太狠,芯片公司要造反,议员也会跳出来。 如果中国太强硬,全球供应链又要调整,现在是技术外交的核心战场,芯片不再是工业零件,而是国家策略。 说到底,特朗普现在的处境其实很尴尬。他不想再把中国当敌人,但手里已经没牌了。 想搞芯片交易,结果碰上一屋子“辞职”的审批员,连张传票都批不出来。中方不急,慢慢审,爱来不来。 你说这时候还来北京?来干啥?看中方怎么堵住英伟达的进口?看中企怎么自研大模型? 真正该急的是美国企业,不是中国。 看似一场芯片争执,实则一场外交冲突的前哨战。特朗普还在讲“谈”,中方已经在干。下一步走向如何,不看谁说了什么,看谁做了什么。 参考资料: 凤凰网《美高官辞职潮致出口许可瘫痪 中方反应迅速》2025年8月4日,作者吴欣纯 澎湃新闻《英伟达芯片出口疑云再起 中美审批制度较量升级》2025年8月3日 环球时报《中方技术审查背后的芯片博弈逻辑》2025年8月2日

0 阅读:1464

猜你喜欢

冰封雪域行者孤

冰封雪域行者孤

冰封雪域行者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