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许世友听说部队有一位出身武当的女侠,就要上前切磋一番,看看到底是武当的功夫更厉害,还是少林的功夫更精深。
那年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阳光洒在仪陇县的空地上,战士们围成的人墙里,许世友正扎着马步,拳头捏得咯咯响。
这位少林出身的猛将,军装袖子卷到手肘,露出结实的臂膀,眼睛直勾勾盯着对面那位扎高马尾的女战士,何子友。
她脚踩武当八卦步,掌心朝上摆出起手式,嘴角挂着似有若无的笑,这场面活像武侠小说里的华山论剑,可红军战士们都知道,眼前这两位可是真刀真枪打出威名的“功夫二友”。
许世友八岁进少林寺,扫了八年地也练了八年功,据说曾把三连冠的师兄打趴下,他带兵打仗像猛虎下山,酒量更是全军闻名,战士们私底下都喊他“许和尚”。
可今天他遇上的对手,是刚用“排五毒殛手”一掌劈翻土匪头子黑七的武当传人,那黑七早年练过拳脚,仗着地形拦红军的路,结果被何子友三招放倒,跪着让道的故事早传遍了根据地。
许世友一听这事马上就坐不住了,少林武当谁更强的问题在他心里憋了十几年,如今部队里藏着位太和门第十二代传人,这架非打不可。
围观人群里有个小战士踮着脚嘀咕:“你们说许师长能打赢吗?何排长可是能把战马拍惊的主。”话没说完就被班长瞪了回去。
场中央两人已经交上手,许世友一记黑虎掏心带着风声扑过去,何子友却像柳叶似的飘开半步,反手拍向他肋下。
战士们这才见识到什么叫“少林棍扫一大片,武当剑点一条线”,许世友的拳法大开大合,拳头砸在泥地上能溅起老高尘土,何子友却总在方寸之间闪转腾挪,棉布鞋底蹭过地面连印子都不留。
二十来个回合过去,许世友额头冒汗,何子友呼吸也急了,突然许世友一个箭步冲拳,何子友侧身时辫梢被拳风带得飞起来,她顺势旋到许世友侧面,手掌在离他太阳穴三寸处硬生生收住。
场边爆出炸雷般的喝彩,许世友愣了两秒,突然哈哈大笑:“好个排殛掌,武当功夫厉害,许和尚服了!”
何子友赶紧抱拳:“许师长留了手,这掌真要挨上,我腕子早折了。”后来有战士回忆,那天炊事班准备的庆功酒,倒让两人喝出了新花样。
只见茅台倒进搪瓷盆,泡着馒头当酒肴,何子友面不改色连干三碗,许世友抹着嘴说:“打仗我许和尚没怂过,喝酒还真喝不过子友同志!”
这场比武像颗火种,把红军战士的习武热情点着了,何子友后来当上妇女独立团武术教官,教女战士们近身格斗。
有次被马家军骑兵包围,她一掌拍在马脖子上,碗口粗的马腿当场跪地,惊得敌兵以为撞上了天神。
许世友带出的侦察兵个个能徒手翻城墙,有次夜袭敌营,他单手拎着两个匪徒扔下墙头,吓得剩下的乖乖投降。
战士们都说,跟着这两位学功夫,子弹省了不说,拼刺刀都能多撂倒几个。
多年后何子友嫁给红一方面军的周子昆,婚礼上许世友拍着新郎肩膀说:“还是你们一方面军胆子肥,敢娶我们四方面军的母老虎!”
这话听着糙,里头藏着过命的交情,其实何子友哪是什么母老虎,她教女兵文化课时轻声细语。
丈夫牺牲后守寡七十多年,把女儿培养成新中国第一批海军女军官,许世友晚年还常念叨,长征路上要不是跟何子友切磋过,他都不知道武当功夫能四两拨千斤。
如今少林寺的武僧表演还留着许世友当年练的套路,武当山道观里也能见到“排五毒殛手”的招式。
两位将军比武的那片空地,早立起了革命纪念馆,玻璃柜里并排放着两件展品,许世友用过的牛皮酒囊,何子友使过的铁掌功图谱。
游客们总爱在这驻足,仿佛能看见1933年的阳光里,那个哈哈大笑的少林汉子,和那个收掌如收剑的武当女侠。
他们一生都在为国家奉献,那种爱国的意识让他们走在了一起,彼此的相互欣赏,使他们彼此拥有真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