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贸易顺差都快1万亿美元了,外贸企业还一波波倒闭?说白了,大量外企倒闭

古木过去 2025-08-05 11:14:48

为什么我们的贸易顺差都快1万亿美元了,外贸企业还一波波倒闭?说白了,大量外企倒闭,其实正是我们正在把西方的工业挤到一边的证明。 其实早在几年前,特朗普政府就开始针对中国的商品加征很高的关税,最高的那类,成本直接翻倍。 美国的进口商也吃不消,就把订单转到越南、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中国的服装、玩具、日用品订单大批被分流,一些靠这些订单吃饭的中小企业,根本顶不住突如其来的压力。 但就在无数小企业倒下时,官方却发布了巨大的出口顺差数据。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突破了八千亿美元,这么多钱是怎么赚到的? 原来钱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只不过挣钱的方式,早就变了。昔日靠人多、便宜加工挣钱的日子过去了。 真正让中国出口充满底气的,是一批有技术、有研发、有供应链优势的大公司。他们出口的不再是普通成衣与小家电,而是光伏板、电动车、电池这些附加值很高的产品。 这些行业已经在全球市场压下了西方老牌企业。光伏板、电动车,中国品牌的价格和技术快速拉开差距,在国外市场混得风生水起。这样一来,即使小厂接不到订单,宏观的顺差仍在继续扩大。 面对外部的封锁,中国不少企业主干脆把工厂直接开到了墨西哥、越南等地,照样抢占欧美市场。 过去那套只靠低工资维持的产业不灵了,“中国制造”正在变身为全球高端科技和品牌产业的主力军。 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被主动或被动地送出国门,而高科技、高水平的产品和企业,则越做越强。 也正是因为这种大洗牌,西方经常大喊中国“产能过剩”。其实他们的担忧是因为高端行业里的中国企业已经对他们形成了真正的压力,很多西方本土工厂根本拼不过。 而在这背后留下的是一批转型跟不上的传统厂子,大量的中小企业,因为受限于产品结构和订单渠道,没法及时转身,就只能被市场淘汰。 每一条流水线上,都有家庭的生活和梦想,突然之间失去了依靠。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经济数据的变化,更是生活重心的转移和人生方向的重新选择。 中国外贸结构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动,低端产业向外转移的同时,本土则朝着高科技、高附加值、品牌化前进。 曾经习惯稳定出口的工厂老板,如今得重新思考出路。而中国制造从“世界工厂”迈向“创新中心”,这条路上,阵痛在所难免。未来如何平衡转型中的损失和新机会,成了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难题。

0 阅读:15596

评论列表

Fhc超

Fhc超

72
2025-08-05 18:40

失业越来越多怎么解决,要那数字当饭吃吗

两猫一鼠 回复 跑男-阿强 08-06 02:47
强大了,崛起了,就只能点点十块八块的外卖,钱究竟去哪了?

跑男-阿强 回复 08-05 23:36
十块八块的外卖都点不起就自己煮

蓝色星期八

蓝色星期八

72
2025-08-05 16:26

这说法我应该信吗?中国汽车出口真有这么强劲吗?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如何?查一下好吗?中国的光伏板出口到欧美烂贱到什么程度,去打听一下好吗?我只相信中国的船舶工业非常厉害,但是媒体很少报道。

乘风 回复 08-06 15:02
退税比车子的成本都高??那每年500万辆车怎么处理的?全报废卖废铁了?

乘风 回复 08-06 15:03
车企真没你清楚

道可道

道可道

32
2025-08-05 20:33

没有低端产业,只有低端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中国不能走美国的老路,把大量所谓低端制造业都转移出去,认为经融科技才是高大上的赚钱生意,结果疫情来了,连口罩生产都不能自给自足。人们的衣食住行需求永远不会消失,意味着生产衣食住行所需的产业也永远不会消失,但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却需要不断进步。就像生产衣服,从设计到面料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只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就能获得不亚于造汽车造飞机的利润。中国有广大的疆域,东中西部工业化进程不同步,正好可以进行制造业梯次转移,用空间优势赢得低端产业高端化发展时间,确保中国全产业门类优势持续保持。同时逐步形成不同区域拥有各自产业优势,形成区域之间产业分工协作的良性发展格局,那时的中国对外可以生产满足全世界需要的各类产品,国内则各区域经济高度互补,相互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经济内循环圆满运行,这应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模样了[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Bonne vie 回复 08-06 06:30
你觉得,不把低端产能转出去,而是转到国内其他不发达地区。你就能保护国内的就业岗位和税收,就能拿捏全世界的货品供应?其实,所谓的低端产能转移,是由很多复杂因素叠加造成的。用地租金,人力成本,税收政策,环保要求,产业链配套,关税壁垒等等。低端产能很多是私企,企业主做出搬迁决策是一个漫长而慎重的考量过程。因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他一定会首先考虑市场和生产成本。为啥大多数外贸企业转移到东南亚或者非洲,拉丁美洲,而不是内陆。因为出去会更靠近市场,更好的获得并交付客户订单,很多地方的人力成本低很多,还能避开关税限制。外贸型企业搬到内地,产业链配套,陆运成本,人工成本,关税壁垒这些问题甚至比搬出去还多,成本更大。这些都是基于实际考量而作出的决策。

Bonne vie 回复 08-06 06:36
说回国际竞争,你这个设想的前提是中国是世界唯一的工厂,你的货品最有竞争力,全世界只能找你买。 其实,国际竞争很不容易。 很多低端货品,印度,土耳其,泰国,越南等国家的价格并不比我们高,我们中国强行留在国内,按照传统外贸方式寻找客户订单,参加广交会,别人早就在当地把货品送上门,还提供账期,把客户抢光了,喂饱了。 哪需要买机票万里迢迢跑来高成本低效率地谈订单,提前付货款,生产时候要找人验货做验证证书,再慢吞吞等待几个月海运和清关,才能得到货物? 时代变了,不要总是以以前的眼光看世界。我们要积极地深度参与世界竞争,国家要做的就是即使提供好的政策和商业信息,保护好本国企业的利益,引导多余产能合理溢出,造福世界,同时获取更多外汇和资源。

用户16xxx55

用户16xxx55

28
2025-08-05 18:04

㞗筋不懂,瞎写。

游客

游客

24
2025-08-05 17:49

一大堆屁话

无聊来逛逛

无聊来逛逛

23
2025-08-05 19:38

国货把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打下来,性价比空前,但也拉低了全世界商品的质量……

用户10xxx72

用户10xxx72

22
2025-08-05 20:14

你知道纯外资企业的用工成本,要比合资企业高多少呢?你知道每年净流出的资金是多少吗?还1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真要赚这么多钱,人均都是好几千的。还是安心做牛马,管他老板是谁!

白发三千丈

白发三千丈

13
2025-08-05 22:04

社会难道只有高端产业需要过日子吗?[并不简单]

穿越波浪的皮划艇

穿越波浪的皮划艇

13
2025-08-05 21:47

不是我们挤倒闭外企,人家美国的就业市场可好了,消费市场也好。倒闭的完全是因为因为垃圾企业搞996恶性竞争,靠压榨工人利益取得的利益去打折,去让利外企,你让一分,我让两分,他让三分,恶性竞争最后大家都赚不到钱,工人卖命也赚不到钱,互相顶价,最后大家都把自己搞倒闭了。这些垃圾企业从来不从自身去找问题,以前工人工资五六千都有钱赚,现在工资三四千都干倒闭了,就把责任推到工人身上,推到政府身上,而对自己干的无羞耻顶价行为,破坏市场的行为修饰成为了生存,为了工人有活干,完全不反省是自己把工人干失业

社蚁之呐喊hbtf

社蚁之呐喊hbtf

10
2025-08-05 17:39

燃鹅……实际上鹰酱对大东商品课关税率确系全球最低![并不简单]

wangjiarui2011

wangjiarui2011

9
2025-08-05 20:34

那些附加值高的产品利润都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

清水鸡

清水鸡

8
2025-08-05 20:10

都是赊账的,资金链断了,就只能倒闭。账面可能有钱。但没有现金流。

用户17xxx36

用户17xxx36

7
2025-08-05 22:18

企业难阿难大家努力把!政府多点引导少点乱收乱罚千恩万谢。

梦想与和平

梦想与和平

6
2025-08-05 23:43

说的挺好,中国制造以前靠高质低价卷别人也卷了自己人。现在转型高科技是说明国家科技力量的进步已经跟上国际标准。这是大好事。

用户10xxx90

用户10xxx90

6
2025-08-05 15:27

美国公司在我国造了好多商品

用户91xxx98

用户91xxx98

6
2025-08-05 18:56

屁话

正在缓冲92813

正在缓冲92813

6
2025-08-05 22:53

顺差这么大,工资怎么没涨

用户10xxx43

用户10xxx43

4
2025-08-05 16:25

顺差国。

用户16xxx82

用户16xxx82

3
2025-08-06 00:50

十四亿人造芯片,生产出来给鬼用啊?大企业能用多少人?都失业要死,你造一万艘航母又与我何干。

随缘

随缘

3
2025-08-06 02:24

一时说外企大量倒闭,一时又说大量中少企业倒闭,真正倒闭的是我们企业

路人甲

路人甲

3
2025-08-06 00:21

低端产业用人多,高端产业用人少

你觉得好就好

你觉得好就好

2
2025-08-06 00:01

人口太多是当今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如果我们还在沿用60年前的理念-人多力量大来指导今天的经济,还在盲目的鼓励生育,把钱花在20年以后才能对社会产生贡献的婴儿身上,而不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博士送外卖将成为常态。人口盲目增长并不能使消费升级,只能维持温饱,产业升级也会受到阻碍,智能化的运用,将使人工岗位越来越少,人口压力必然会影响其发展,人口政策当三思而后行。

缘来无耻

缘来无耻

2
2025-08-05 22:21

信你个鬼

轻云

轻云

2
2025-08-06 11:30

低端产业才是劳苦大众的饭碗!

蓝天

蓝天

2
2025-08-05 18:13

别人不排挤?这种思维要不得

用户18xxx28

用户18xxx28

2
2025-08-05 18:21

还有进口少了

百年轶群

百年轶群

2
2025-08-06 03:33

美帝就是这样逐渐产业空心化的,别以为产业升级,丢弃中低端是好事

用户16xxx73

用户16xxx73

2
2025-08-06 01:31

文中所说只是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是这几年大量产业外迁,需要出口大量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这些价值太高了。想想几千亿美元的生产设备在外面过两年运转起来,那产能得多大啊,国内企业得倒闭多少?

世间百态

世间百态

1
2025-08-05 22:56

电车出口不要高兴太早,最后一定会被重罚!

张照才

张照才

1
2025-08-05 22:05

八零后孩子长大了,大家的生活压力逐渐减轻了。

人生如戏

人生如戏

2025-08-06 08:14

人家只管印钱就可以把我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东西轻松拿到手[滑稽笑]

欣之辰

欣之辰

2025-08-06 02:37

都自销网销了 谁还需要你贸什么

用户69xxx84

用户69xxx84

2025-08-06 08:12

中国一定要注意保持高中低产业并存,低端产业宁可利润低一些也应当保留,否则也会走向美国这种产业空心的境地。到时悔之晚矣!

猜你喜欢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