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叛国民党,不是叛国!”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但在法庭

吴仁韵说 2025-08-05 13:57:33

“我是叛国民党,不是叛国!”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但在法庭上他却狠狠地打了蒋介石的脸。

这陈独秀被抓,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头一年,也就是1931年,他对当时国民党面对日本侵略表现出的犹豫和不抵抗,发表了非常尖锐的批评。

这些言论传开了,对国民党的脸面打击不小,蒋介石政府本来就对他不顺眼,这下正好抓住机会要报复他。

但政府也怕随便抓人,特别像陈独秀这样有名望的人,会激起老百姓的反感和社会动荡,所以干脆编了个“危害国家”的罪名。

既然抓了,最后总要审,转过年到了1933年4月,国民党的高等法院公开审理陈独秀这个所谓的“叛国罪”。

这消息一出,惊动了不少人,像李大钊、胡适这些老朋友都坐不住了,纷纷奔走,想办法帮他找辩护律师。

法庭上的气氛很紧张,法官按程序问他:“你对指控有什么要抗辩的吗?” 

他站得笔直,声音洪亮地回了一句:“有辩护!” 他一点没慌,很沉稳地把自己的道理讲出来:“我认为,反对政府绝不等于叛国,政府只是国家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代表国家。”

他还写了一份详尽的“诉状书”,在里面更是火力全开,他认为现在的国民党政府,对内不能治理好国家,对外又不能抵抗外敌侵略,只会耽误国家害苦老百姓,这样的政府,还不如早点下台!

在他心里头,他的目标和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都是坚信马克思主义这条道路,被国民党扣上“叛国”的帽子,他根本不承认。

他始终坚持自己从未放弃过理想和信仰,也没有背叛过当初追随共产党的初衷,他对国民党是打心底里瞧不起,但对革命的信念是铁打不动的。

章士钊坐在辩护席上,听着陈独秀这一番石破天惊的言论,心里急得不行,他知道这样硬顶,对案子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可能引火烧身。

作为律师,他赶紧站出来想办法挽救局面,他在辩护发言里努力解释,说陈独秀其实对国民党并没有外面想的那种深仇大恨,说他私下里其实也劝别人别老说国民党的坏话等等,试图软化陈独秀那太过尖锐的形象,为他脱罪。

可万万没想到,陈独秀本人完全不领这个情,他立即就在法庭上公开声明:“刚才章律师说的那些话,只代表他个人的想法,和我没关系,我自己的观点,都在我公开发表的言论和刚才提交的那份诉状书里写得清清楚楚了!” 

他宁愿坐牢,也绝不为了脱罪违背自己的良心说假话,这就叫骨头硬,他是个真正的革命者,身上有气节。

不出所料,国民党看陈独秀“油盐不进”,最后判了他个严厉的刑罚,十三年有期徒刑,后来迫于外界舆论的压力,觉得判得太重面子上实在挂不住,经过上诉,同年6月30日改判成八年。

但即使面对这么长的刑期,陈独秀在牢房里也始终咬紧牙关,坚决不承认那个荒谬的“叛国罪”,他坚持认为,自己反对的是祸国殃民的国民党反动派,从来没做过半点对不起国家的事。

他在监狱里的威信反而很高。那些看守他的狱卒,有不少人私下里特别佩服他的人格和学问,都知道他字写得好,是个书法大家。

后来弄到连看守人员都争着抢着来求他写副字、写幅对联。那牢房都快成他的私人书法工作室了,他心里堵着一股闷气,又不能出去活动,正好借着写毛笔字,把一腔的悲愤不平都挥洒在笔墨之间。

国民党当局心虚得很,也怕陈独秀在法庭上说的那些话流传出去动摇人心,于是下了死命令,严格禁止所有报纸杂志刊登他的辩护词和相关报道,想把这事捂得严严实实。

这件案子闹得太大太轰动,还是被记了下来,据说后来沪江大学在相关的历史教学中都提到了这桩典型的“陈独秀叛国案”。

国民党的大特务头子戴笠,后来也亲自跑到监狱里去劝降过陈独秀,话说得好听:“好汉不吃眼前亏”,意思是让他低头认个错,但陈独秀的态度非常明确,你可以关我,但我内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不会动摇!

虽然他那个时候在组织上并未重新加入共产党,但思想的根基从来没有改变过,再后来,1937年全民抗战爆发,国共再次合作,在共产党方面的积极营救和要求下,加上时局变化,他终于被提前释放了,实际坐牢时间大约五年。

这五年的牢狱生活,没有打垮他,反而像淬火的钢,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理想,他看清楚了,要把中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必须推翻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国民党统治!

为了实现革命的目标,他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就像他当年在法庭上的表现一样,面对着生死难料的境地,面对好友替他周旋的好意,他自己也明白照着章士钊的话说,情形可能好得多。

但他就是拧着那股“倔”劲儿,硬把那些替他圆场的话改成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他的脾气就这样,认准了真理,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革命事业,粉身碎骨,对他而言也在所不惜。

0 阅读:47
吴仁韵说

吴仁韵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