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军舰在澳大利亚海域大打电子战,美军多架无人机被干扰落海,解放军大获全胜 信源

纸短情长啊 2025-08-05 18:13:13

中美军舰在澳大利亚海域大打电子战,美军多架无人机被干扰落海,解放军大获全胜 信源:中华网军事——19国军演来势汹汹,解放军舰队一路南下,让美军遭遇“耻辱时刻” 南太平洋上,一场声势浩大的多国军演正在上演。由美澳主导,19个国家、三百多架军机、超过三万五千名官兵参与的“护身军刀”演习,规模创下历史之最。 这场演习,美军把刚部署到菲律宾的“堤丰”中程导弹拉来首次试射,澳大利亚也高调展示射程400公里的“海马斯”火箭炮,连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都首次参加。 然而,这场精心准备的大戏,很快迎来了一位“老熟人”。 演习刚开始,被军迷戏称为“街溜子”的中国海军815A型电子侦察船“天王星”号,就在052D型驱逐舰“桂林”号的伴随下,出现在演习区附近的公海上。 说起来,自2017年起,中国的侦察船就已经是“护身军刀”演习雷打不动的“常客”,美澳方面也从一开始的大惊小怪,慢慢习惯了这份甩不掉的无奈。 这位“常客”可不是来看热闹的。“天王星”号作为中国海军的“千里眼”,技术性能足以对整个演习场形成压制。 舰上密布的天线据称能在700公里外锁定航母编队,并且实时截获从雷达信号、卫星通信到数据链的各种关键电子参数。 可以想象,当美军“堤丰”导弹点火升空时,其独特的信号特征,还有19国联军试图协同作战时,彼此间五花八门的通讯频率,恐怕都已被这位沉默的旁观者一一记录在案。 如果说中方舰船的出现只是让美澳感到不自在,那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有点难堪了。 根据澳大利亚媒体的说法,由于中国侦测船的存在,演习中部分敏感的电子设备只好关机了事。 更有甚者,美军一套正在测试的新型AI指挥系统,因为担心核心算法和数据被摸透,不得不临时更换备用频段,直接影响了战术演练的效果。 谁知,真正的风暴来自一则未经证实的爆料。台湾评论员王尚智在节目中披露:美军曾派出多个型号的无人机去监视“围观”的中国军舰,结果这些无人机竟然“全部有去无回”。 王尚智声称可以为这条消息的真实性负责。他分析,解放军很可能没有动用任何实体弹药,而是在进行一场高水平的电子战。 通过强大的电子干扰,直接切断无人机与后方的通讯和导航,使其变成“断了线的风筝”,最终坠入大海。 解放军通过一次合法的“围观”和可能存在的电子反制,宣告了自己在电子战这一尖端领域的实力。 说到底,美国主导的“护身军刀”联合军演,就是想通过大规模军事行动威慑中国,然而,中国近年来一系列军事行动与成就表明,此类图谋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中国火箭军作为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其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不容小觑。 以东风-26导弹为例,这款被誉为“关岛快递”的导弹,最大射程超过4000公里,能够覆盖整个南海海域,对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内的目标构成精准威慑。 这种威慑能力意味着,任何试图在西太平洋挑衅的行为,都将面临毁灭性打击。 歼-20隐形战斗机的批量服役,标志着中国空军在隐形技术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其性能在多次演习中得到验证,展现了强大的空中优势。 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航母编队的多次远海训练,展示了中国海军强大的远洋作战能力。 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国防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的突破,如东风-100超音速导弹,速度接近4马赫,射程超过2000公里,具备精准打击固定和移动目标的能力。这种技术优势使中国在军事对抗中占据主动地位。 美国通过“护身军刀”军演试图威慑中国,但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先进的军事技术使其图谋落空。 美国的军事威慑计划,不仅无法实现其目标,反而可能引发地区不稳定,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0 阅读:0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