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俄的远东地区,会不会认祖归宗?答案很简单,借用金灿荣教授的一句话,那就是面对一

古凌国际 2025-08-06 12:53:14

大俄的远东地区,会不会认祖归宗?答案很简单,借用金灿荣教授的一句话,那就是面对一个15亿人口的工业化强国,俄国远东地区的780万平方公里土地迟早守不住。 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约695万平方公里,覆盖从贝加尔湖到太平洋的广大地带,人口2025年初步估计在785万左右,比上年减少1万多,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1人。 自苏联1991年解体后,人口下降达20%,从当初上千万掉到现在这个数,主要因为年轻人外流到莫斯科或圣彼得堡找机会。 2021年普查人口为797万,2024年降到786万,2025年第一季度又减3万,老龄化加重,工作年龄人口占比从过去60%多降到57%左右,退休老人比例升到25%。 政府推出一公顷土地计划吸引定居,但申请者少,多数土地闲置,效果不明显。气候变化影响大,洪水和干旱频发,导致农业和基础设施受损,进一步推高迁移率。 民族构成以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为主,占多数,但少数民族如布里亚特人和雅库特人也占一定比例,整体人口流失让地区活力减弱。 经济结构依赖资源出口,石油、天然气、黄金、煤炭和渔业是支柱,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5.6%,在俄联邦区中领先,但增速从前几年放缓,主要靠军工和能源拉动。 石油管道和矿业占GDP大头,渔业年产值高,但加工链短,多数原料直接出口。基础设施老化,公路和桥梁维修滞后,跨西伯利亚铁路虽关键,但运力不足,机场和港口扩建缓慢。 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失业率虽低,但技能工人缺口大,依赖移民补充。2024年吸引投资4.2万亿卢布,但私营资金多投向资源领域,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慢。 西方制裁影响下,经济转向东方,贸易伙伴变化大,但内部不平衡加剧,城市如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虽有增长,但农村衰退严重。 历史上,沙皇时代从17世纪开始扩张,哥萨克骑兵逐步吞并土地,19世纪中叶通过条约从中国获取大片区域,如黑龙江流域。 苏联时期建工业基地,人口一度增加,但解体后工厂关闭,经济崩盘,人口外迁加速。1990年代失业高企,商店空荡,生活水平降,导致更多人离开。 远东对中国东北一江之隔,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间贸易活跃,2025年边境贸易额超70亿美元,项目逾30个,投资40亿。 中方企业建厂,租借土地耕种,能源管道推进,预计2027年投产天然气线。农业合作深,中国农民租地达数万公顷,电商和旅游也兴起。 经济融合让当地居民依赖中国市场,商品进口多,劳动力输入缓解短缺。但俄罗斯维护成本高,军队巡逻边境,资金投入大,却难有效开发。 人口危机持续,经济压力下,影响力倾斜明显。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基础往往决定上层建筑,远东的变迁已现苗头,中国影响渐强。 中俄远东互动在2025年深化,签署多项协议,贸易额破纪录,船只装载货物驶向东方。土地租赁扩展,农民耕作增加产量。 人口问题加剧,居民减少3万,灾害影响生活。金灿荣2025年4月在兰州大学讲中美关系,6月视频分享书单,讲解内容。远东走向依经济规律推进,土地命运注定倾斜。

0 阅读:132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