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世界各国都是什么反应?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怀宁,家里书香门第,父亲是北大清华的教授,从小就给他灌输知识和爱国情怀。1945年,他考进西南联大,跟着物理大牛叶企孙学本事。后来去了美国普渡大学,1950年拿下物理学博士学位。那时候美国条件好,但他没留恋,直接回国报效祖国。 回国后,邓稼先进了中科院,1958年被点名负责核武器理论研究。那会儿条件艰苦,苏联专家撤了,西方又封锁技术,他带着团队硬是用算盘算出了原子弹的方程式。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爆炸成功,他功不可没。后来还搞定了氢弹,1967年就试爆成功。不过,长年累月接触辐射,他身体垮了。1985年查出直肠癌,手术三次也没扛住,1986年去世,才62岁。邓稼先这辈子,把命都献给了国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原子弹一爆,世界各国反应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咱们一个个来看。 日本第一个接到中国通知,首相佐藤荣作听说后脸色都不对了。作为被原子弹炸过的国家,日本对这玩意儿敏感得很。报纸上全是辐射落出的担忧,民众也怕中国核试验弄脏自家空气。毕竟离得近,心里发毛,想着安全咋保障。 美国这边,林登·约翰逊总统开了紧急会。情报早就知道中国在搞核试验,爆炸后他公开说这不算啥大事,军事威胁有限。可私底下,美国急了,开始重新盘算亚洲战略。中国有了核武器,咋跟苏联抗衡?这问题不好答。 苏联那时候正忙着换领导,赫鲁晓夫刚下台,勃列日涅夫上位,对中国这事儿反应挺冷淡。报纸就提了一嘴,没啥大动作。但中苏关系本来就差,中国这一手让苏联更不爽,暗地里得琢磨怎么应对这个新邻居。 英国首相威尔逊开了内阁会,对中国这么快搞出原子弹挺意外。他们自己花了大价钱才弄出核武器,中国这穷样儿咋做到的?英国担心核扩散,赶紧呼吁国际社会管紧点,别让核武器满世界跑。 法国总统戴高乐态度挺特别,直接祝贺中国。他觉得中国有了核武器,能打破美苏垄断,对世界格局是好事。法国自己也想当独立玩家,自然乐见中国崛起,跟美国唱反调。 印度反应最直接,总理沙斯特里开了紧急会。跟中国有边境纠纷,现在人家有了核武器,印度坐不住了。马上决定加速自己的核计划,1974年的核试验就是这时候埋下的种子。 像印尼、马来西亚这些亚洲国家,有点自豪,觉得核武器不是西方专属了。非洲新独立的国家也受鼓舞,觉得中国能行,他们也有希望。古巴甚至说中国的原子弹像自己的似的,挺激动。总之,各国心思都不简单。 这一炸,全球安全格局变了样。核俱乐部多了个玩家,大家都得重新掂量。 原子弹成功只是开始。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试爆了氢弹,当量330万吨TNT,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32个月,速度快得吓人。后来核试验接连不断,到1996年签《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前,罗布泊一共炸了45次,包括大气和地下试验,核武库越来越扎实。中国的核力量不算美苏那么夸张,但够用了,国家安全有了底气,国际地位也蹭蹭上涨。 邓稼先没停下脚步,继续带头搞氢弹和后续研究。可惜辐射害了他,1985年查出癌症,手术也没救回来。1986年7月29日,他走了,临终前还跟同事写了核武发展的建议书。1999年,国家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荣誉实至名归。 邓稼先不是随便哪个科学家能比的。他从美国回来那会儿,新中国刚成立,啥都缺。他接手核计划时,苏联专家走了,技术全靠自己摸索。算盘、手摇计算机愣是干出了超级工程。原子弹成功后,他没歇着,又搞氢弹,32个月就成了,效率甩其他国家几条街。他不光是技术牛,更是用命在拼,癌症都挡不住他的心。 各国态度背后全是算盘。日本怕挨核弹的苦,地理又近,自然慌。美国苏联是大佬,担心中国打破平衡。英国惊讶归惊讶,更怕核武器乱传。法国想当另类,拉中国对抗美苏。印度是真急,安全威胁摆在眼前。小国呢,有的羡慕,有的借机鼓劲儿。说白了,都是利益在作怪。 中国有了核武器,直接让核俱乐部变热闹了。美苏独大的日子不好过了,核不扩散也成了大话题。中国不先用核武器的承诺,多少安了点心。可核力量这东西,本身就是双刃剑,和平还是威胁,全看怎么用。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世界各国都是什么反应?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8-06 18:48:26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