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李可染带画作拜见齐白石,齐老坐在躺椅上随手翻看。看过几幅后,齐老突然

瀚霖学史本人 2025-08-07 11:41:23

1947年,李可染带画作拜见齐白石,齐老坐在躺椅上随手翻看。看过几幅后,齐老突然站起身道:“拿笔来!”然后便在其中一幅《牧牛图》上题了11个字。不料,这幅画作后来竟然卖到了7751万……

李可染190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就爱画画,13岁开始跟当地画家学山水,临摹王石谷的作品,练习勾勒山石和树枝。1923年他考进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学了两年图画手工,毕业时一幅细笔山水拿了第一。 1929年他跳级进杭州国立艺术院,跟着林风眠和法国油画家克罗多学素描和油画,同时自己钻研国画,琢磨怎么革新水墨。1932年在上海办了第一次个人展,秀出山水和人物画。1939年他辗转到重庆,1942年在那办展,展出一批乡村景物画,比如《屈原》《王羲之》和《牧童遥指杏花村》。 展览现场人来人往,徐悲鸿刚从国外回重庆,偶然进去看了李可染的画,特别喜欢那些水彩风景,就派人传话想交换。李可染觉得徐悲鸿是前辈,直接让取走喜欢的画。几天后徐悲鸿寄来一幅猫画,两人就这样结识,开始频繁通信。1943年李可染在重庆国立艺专当讲师,常去徐悲鸿家看画,徐家客厅挂着齐白石的作品,李可染仔细研究那些虾蟹和荷叶的笔墨。徐悲鸿拿出几十件齐白石原作,两人边看边聊画法。 1946年李可染收到杭州母校和北平国立艺专的聘书,他选了北平,因为那里文化底子厚,还能接近齐白石。同年底徐悲鸿在家办聚会,李可染跟着去见齐白石,徐悲鸿介绍李可染崇拜齐的作品,但齐白石年纪大,对收徒很谨慎,这次没深聊。1947年春李可染又带20幅画去拜访,齐白石接过画翻看,起初没太在意,看了几张后坐直身子,继续看下去。 到《牧牛图》时齐白石停下来,审视画中两头水牛和牧童,牛身用浓墨块状画,牛角眼睛粗线条勾,背景柳枝疏落。他看过几幅后起身要笔,在右上角写篆体11字:“可与言,可染弟画,小兄白石”。这些字占满留白,与李可染的草书落款对比鲜明。齐白石解释题字意思,画中牧童持鸟笼与树上小鸟相对,鸟间像对话,所以用“可与言”;称李可染为弟,自称小兄,表达平等推崇。两人接着聊画细节,齐白石指点用墨浓淡。 李可染后来正式拜师,在齐白石三子齐子如陪同下行礼,师徒关系定下。他常去齐宅学,齐白石示范画虾虫鸟,李可染研墨铺纸,观察运笔节奏。齐白石喜欢李可染的牛画,指出神韵捕捉,李可染调整线条,避免齐白石牛画中牛背蓑衣似龟或犁地步态错的问题。李可染画牛注重质感,牛身墨块厚重,眼睛点睛传神。 1950年李可染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继续画山水和人物,行程几万里写生,足迹到漓江和井冈山,用笔记录山川,融合逆光和积墨技法,形成独特风格。齐白石1957年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3岁,弟子们参加葬礼。李可染继承师风,办展览,作品如《万山红遍》吸引观众讨论创新笔法。 1979年李可染出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组织画家交流,指导后辈学传统。1989年他在北京西城区病逝,享年82岁,葬在八宝山。那幅齐白石题字的《牧牛图》2011年在江苏万达秋拍上亮相,买家竞价,最终成交7751万,远超李可染其他作品。

0 阅读:12
瀚霖学史本人

瀚霖学史本人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