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李菁参加访谈节目,被问及为何离开德云社,他无奈地说:八个月就给排两次演出,生活都成问题,这还怎么待的下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又是什么呢?
说起德云社的“出走风波”,很多人会想到曹云金、何云伟。
他们和郭德纲之间的恩怨情仇,几乎人尽皆知。
但有一个人,他的离开,却显得格外体面。
这个人,就是李菁。
他是德云社的“三大元老”之一,和郭德纲是师兄弟关系,而不是师徒。
1995年,李菁和郭德纲、张文顺,三个人凑在一起,成立了“北京相声大会”,也就是德云社的前身。
创业之初,他们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那十年。那时的德云社,没有名气,没有钱,甚至连观众都很少。
但他们有热情,有理想。
可随着德云社越来越火,一切都变了。
郭德纲开始大肆招收徒弟,很多新来的弟子,根本没什么相声基础,学了几个月,就匆匆登台演出。
李菁对此,十分不满。
他觉得,相声是一门手艺,需要多年的磨练,才能登台。这样急功近利,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他和郭德纲,因为这个理念,吵了好几次。但郭德纲始终坚持己见。
除此之外,更让李菁感到心寒的是,德云社的人情味,也变淡了。
以前,不管是谁上台演出,后台都会坐满了人。大家一起听,一起聊,有说不完的话。
可后来,当李菁压轴上台时,后台却空空荡荡,几乎没人等他。
但只要郭德纲上台,不管多晚,所有徒弟都会在后台候着。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李菁感到无比憋屈和压抑。
他觉得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这个地方了。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栾云平的那句话。
2007年,李菁的师父师胜杰,为了回馈家乡,举办了一场义演。
一边是师父,一边是德云社的演出,李菁纠结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师父。
他带着搭档何云伟,去了天津。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走,却给栾云平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当时,德云社的演出,是栾云平负责统筹的。
他找不到李菁和何云伟,急得满头大汗,只好临时找人顶上。
可很多观众,都是冲着李菁和何云伟来的。一看他们没来,顿时就不乐意了。
演出结束后,观众不肯散场,非要德云社给个说法。
郭德纲只好出面,又是赔钱,又是陪笑脸,好不容易才平息了观众的怒火。
等观众走了,郭德纲一肚子火,全都发泄到了栾云平身上,当着所有弟子的面,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李菁回来后,知道栾云平替自己背了黑锅,特意去向他道歉。
他解释说,自己是因为时间太赶,才没来得及打招呼。
栾云平没有生气,只是平静地说了句:“以后接私活,提前说一声,不然没法安排工作。”
李菁又辩解说,这次演出是义演,他不是为了钱。
栾云平笑了,说了句让李菁至今都无法忘怀的话:“钱不是重点,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栾云平的意思很明显:你心里根本就没有德云社,没有把德云社的利益放在心上。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深深地刺进了李菁的心里。
他知道,自己和德云社,已经渐行渐远了。
2010年,李菁选择了离开。
他和何云伟一起创办了“星夜相声会馆”。
刚开始,他们风光无限,不仅登上了春晚,还开启了世界巡演。
可好景不长,随着德云社岳云鹏等人的崛起,星夜相声会馆的生意,越来越惨淡。
何云伟也因为“婚内出轨”,拜侯耀华为师,成了郭德纲的师弟,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让李菁无法苟同。
最终,两人分道扬镳。
如今的李菁,很少再说相声,而是转型做了主持人,还拍了不少影视剧,演技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
和曹云金、何云伟不同的是,李菁的离开,是体面的。
他从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郭德纲一句坏话。
他甚至还夸赞郭德纲,说他是一个“勤奋、执着”的人,对德云社的运营管理,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体面,他才成了离开德云社的人里,混得最好的一个。
他不是不计较,只是更懂得,人生,除了利益,还有情义。
富民强市
其实结果都挺好的,郭老师守住了股份,肥水不流外人田,成为资本界响当当雄霸天下的人物[点赞]李菁虽然是创始人,但毕竟没有真金白银的掏钱入股,就算是张文顺老先生在危难时真金白银的投入了资金,那也没股份啊,所以李菁想啥呢,不走等过年啊[啤酒]出来了,加入了挨雷劈的主流,也生活的很好,算结局圆满。[啤酒]都不错,结局圆满[啤酒]
phlip103
都是王惠的计谋
简单快乐
这几个人不走,也不会有德云社的今天,感谢你们啦!
萍漂那片海 回复 08-07 23:15
他们不走,哪有王慧的出头之日!你看胖子,老赖之类,那个不是王慧的人,出了老头顶着个师傅的名头,公司的事他能做得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