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真会算! 这个时间点卡的好好的! 不早不晚,卡在9月29号开始对我们免签! 10.1就是我们国庆黄金周了,是中国民众出行意愿最高的时段之一。2023 年国庆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超过 8 亿人次,出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 3 倍。游客通常会提前 1-2 周确定行程,9 月29日的启动时间,刚好给旅行社留出组织团队、办理手续的缓冲期,能直接覆盖整个国庆假期。 这种时间安排不是偶然。2019 年,中国游客占韩国入境外国游客总量的 31.7%,在韩消费额占比达 40% 以上,其中免税店消费占比超过 70%。疫情后,韩国旅游业复苏缓慢,2024 年上半年入境游客量仅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65%,中国游客占比降至 18%,直接影响了免税店、酒店、餐饮等行业的营收。 并且此次并不是针对个人的免签,而是团队的旅游免签,也就是说,你一个人来不给你面签,要想免签就必须是一个团队来。毕竟团体游的消费轨迹更可控,旅行社通常会规划固定行程,涵盖景点、购物点、餐饮场所等,能将游客引导至韩国需要提振的消费领域。 2019 年数据显示,中国团体游客在韩人均每日消费约 1200 元人民币,其中购物占比 62%,集中在化妆品、服饰、小家电等韩国优势品类,这些消费直接流向本土品牌和零售渠道。 相对个人游则相对分散,自由行游客更倾向于探索小众景点、特色餐饮,消费分散在不同区域和业态,对特定行业的拉动效果不如团体游集中。对于急需快速回笼资金的韩国旅游业来说,团体游带来的批量订单更能解燃眉之急。 团体游还能降低管理成本。韩国移民部门通过与中国旅行社合作,可提前掌握游客信息、行程安排,减少滞留风险。2019 年,中国游客在韩滞留率中,团体游仅为 0.3%,远低于个人游的1.8%。这种模式既能放宽入境限制,又能守住边境管理的底线。 韩国旅游业对团体游的依赖度本就不低。2019 年,赴韩中国游客中 45% 选择团体游,这些游客贡献了58%的酒店预订量和 63% 的景区门票收入。疫情期间,韩国旅行社、导游、旅游大巴公司等依赖团体业务的行业受损最严重。 以往,中国游客申请韩国团体签证需提交在职证明、资产证明、行程单等材料,办理周期约 5-7 个工作日,人均费用300-500 元。免签政策实施后,只需通过旅行社提交基本身份信息,办理时间缩短至 2-3 天,成本降低约 80%。对于时间紧张的国庆假期,这种便利性能直接刺激报名意愿。 这样的政策更倾向于60岁以上的游客,看重行程安排的省心和安全保障。2023年,中国出境游人群中,55岁以上占比已达28%,这部分群体的消费能力稳定,且对韩国的传统景点、保健品等兴趣浓厚,正是韩国旅游业希望吸引的客群。 韩国的这一政策也不只是因为一己私利,也是充分考虑到了中韩旅游往来的历史节奏。两国恢复直航航线至每周 120 班,但签证政策一直未松动,成为制约游客回归的主要障碍。 此次针对团体游的定向放宽,既释放了促进旅游合作的信号,又保持了政策调整的灵活性,避免因全面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 政策实施后,市场反应已经显现。中韩主要旅行社的国庆团体游产品搜索量暴涨 5 倍,部分旅行社推出的“首尔-济州 5 日游”“釜山-庆州 4 日游”等产品在3天内售罄。韩国免税店也为此增加了中文导购和支付通道,应对可能到来的客流高峰。 当然,这一政策也有弊端,国庆假期机票价格较平日上涨约60%,部分直飞航线票价超过5000元,可能挤压游客在韩消费预算。 但无论如何,韩国这次的政策调整,精准踩中了中国游客的出行节奏,也切中了自身旅游业的复苏需求。通过团体游这一切入点,既控制了风险,又能快速见效,展现了对市场规律的把握。 参考信息源:
最近有个韩国专家在节目里说,中国现在的生活水平相当于韩国1997、1998年
【566评论】【140点赞】
ML老缪
总有些国人自愿花钱去韩国受虐挨打骂!
用户12xxx22
棒子的反华浪潮正一浪高过一浪,有骨气的中国人不会去资敌吧
用户10xxx77
总有傻逼花钱去棒子那吃泡菜,看景福宫[吐舌头咯]
逛大街看大戏
去工作整容没话说,去棒子国旅游?脑袋有坑
过好小日子
去赚棒子的钱可以,去花钱的免了![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老上尉
感觉实在没啥可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