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回避,无需顾左右而言他,直白地讲,就是爱因斯坦瞧不上旧中国罢了。 就当时中国的状况而言,爱因斯坦到北大演讲不过是一种明星效应,根本没人能听得懂。 本就不该邀请他。 爱因斯坦的行为很有犹太风格,非常符合其民族特性,不能勉强他人做办不到的事。 而且,爱因斯坦不是来做一场演讲,而是讲学一个月,报酬1000美元,约合2400大洋,蔡元培自己月工资才600大洋。 其实这要价不算高。 爱因斯坦最终没来,他日记里对上海和中国人的描述或许才是真正的原因。 当然,这件事对爱因斯坦而言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中国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在理学界的影响不亚于政治学界的列宁访华。 相反,当时的日本人就特别用心。 所以,爱因斯坦在日本停留的时间就长了些,对日本的科技氛围营造以及科学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吸取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这下谁还分的清我和爱因斯坦
【11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