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后,欧洲人不断东进,绕过好望角,先到达印度,后到中国国内。国人将这段历

杨阜与过去 2025-08-08 14:15:38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人不断东进,绕过好望角,先到达印度,后到中国国内。国人将这段历史叫“西学东渐”。上个世纪读大学时,一般文科生都会对西学入华有较系统的了解;我呢,因为和教日本史的老师关系好,还顺带了解西学入日的情况。 大致说来,日本在中国的明清时代,有那么一段时间叫“战国”。那时候的大学生,一边玩日本电玩光荣株式会社的“信长之野战”、“三国志”系列,我又一边看大航海时代之后的日本历史。欧洲东进后先到来的是葡萄牙,传到日本后叫“南蛮学”,它对日本的影响不大。 17世纪荷兰雄起,也到达了东亚,陆续打败了葡萄牙在远东的一些据点,也传到日本,那个叫“兰学”,这个影响要比南蛮学大,而且持久。 等到日本结束了战国时代,进入到德川幕府后,尤其是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不断地推出“锁国令”,限制天主教,控制对外贸易。因此,兰学影响也被限制在九州长崎一带,这里至今也有天主教堂,常去日本旅游的人都知道个大概。 当然,除了长崎这个老据点外,当时的江户(东京)、京都、大阪等都市,在一段时间里也成为兰学兴盛之地。比如大阪的桥本宗吉,可谓是大阪兰学的鼻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这一点日本比中国强。或者说,日本觉得谁先进,它就学谁。中国隋唐时期肯定比日本先进,日本人也学中华文化。 桥本宗吉学兰学,就先努力学习荷兰语,学习西医的先进医学技术,成立丝汉堂,给日本人治病。到了19世纪初,桥本宗吉还学习兰学文化,成功地进行电气试验;他还大量进行兰书翻译。所以说,日本的桥本宗吉大概相当于明代的徐光启。不知道条友是否知道这个人?

0 阅读:0
杨阜与过去

杨阜与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