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抗联将领李兆麟应邀前往一年轻女子家中赴约,女子热情沏茶,谁料,李兆麟刚喝一口茶便感觉头晕:“这茶不对劲!”女子冷笑道:“你可以上路了!”
这年春天哈尔滨城出了件大事,抗日联军的大将军李兆麟突然失踪了,等找到人的时候已经躺在血泊里。
要说这事还得从头讲起,那个年月国共两边正较着劲,国民党特务早就盯上共产党这边的重要人物了。
李兆麟在东北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当年领着抗联队伍钻山沟打游击,小鬼子听见他名字都打哆嗦。
抗战胜利后他带着队伍进了哈尔滨城,帮着老百姓重建家园。
这人有个特点,对谁都和和气气的,见着穷苦人就掏腰包帮忙,在老百姓心里就跟活菩萨似的。
国民党那边有个叫张勃生的特务头子,这人心眼比马蜂窝还多。
他带着手下混进哈尔滨城,专门搞暗杀破坏,前前后后设过三次埋伏想弄死李兆麟,可每回都让这位老将军躲过去了。
不是马车半路突然坏了,就是茶楼里突然闯进帮老百姓问事。张勃生气得直跺脚,心说非得换个阴招不可。
这时候有个叫孙格玲的姑娘冒出来了,这姑娘二十出头,长得水灵,说话带着外国腔。
她爹是山东闯关东的老实人,娘是俄罗斯逃难来的。
要说这姑娘确实聪明,会来事儿,见着李兆麟就抹眼泪,说自己爹娘早没了,日子过得苦。
李兆麟哪受得了这个,隔三差五就派人给她送米送面。
要说特务办事确实下本钱,孙格玲在道里区租了栋小二楼,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三天两头往李兆麟办公室跑,不是送饺子就是送围脖。
这天晌午她又来了,说新学了俄国红茶的做法,非要请李将军去家里尝尝。
李兆麟原本推说忙,架不住这姑娘连着请了五六回,最后只好答应去坐会儿。
那天下午三点来钟,李兆麟带着警卫员往孙格玲家走。
到了门口,孙格玲探出脑袋说:"您让警卫同志在外头等着吧,屋里地方小。"
李兆麟没多想,摆摆手让警卫员在胡同口守着。谁成想这一摆手,再见面就是阴阳两隔了。
屋里茶早就沏好了,孙格玲端茶的手有点抖,李兆麟还当是小姑娘紧张。
这茶闻着挺香,可刚喝两口就觉得天旋地转。
老将军打仗多少年,立马觉出不对劲,可浑身软得跟面条似的,扑通就栽地上了。
孙格玲这时候变了脸,冷笑一声朝里屋招手,三个黑影窜出来,拿着刀子就往人身上捅。
外头警卫员等了快俩钟头,心里直打鼓。
往常首长办事从没这么久,他带着人砸开门冲进去,正撞见几个黑影翻窗户逃跑。
地上那摊血泊里躺着的,可不就是他们首长!
白墙溅得全是血点子,老将军身上足足七个血窟窿,刀刀都扎在心口脖子这些要命地方。
哈尔滨城当时是苏军帮着管,两边警察把现场围得铁桶似的。
老百姓有看见的,说瞅见个混血姑娘跟李将军一块上的楼。
可没过两天,突然冒出俩胡子拉碴的汉子来自首,嚷嚷着说早看李兆麟不顺眼。
这明摆着是糊弄鬼呢,老百姓都知道李将军的为人,哪能跟人结这种仇。
苏联法医把尸体查了个遍,从胃里查出种叫氰酸钾铝的毒药。
这东西厉害得很,米粒大小就能放倒头牛。特务们先下毒后动刀,摆明了要置人于死地。
公安局顺着孙格玲这条线往下摸,这才揪出张勃生那伙人。
可惜有三个腿脚快的,早跑国外去了。
要说这案子背后水深着呢,当时国民党在东北节节败退,就想搞暗杀制造混乱。
他们特意选个中俄混血的姑娘,盘算着嫁祸给苏联人,好挑拨共产党和苏联的关系。哪知道天网恢恢,最后还是露了马脚。
李兆麟下葬那天,哈尔滨城老百姓挤满了八条街。
送葬的队伍从道里走到道外,雪花混着纸钱满天飞。
后来在霁虹桥边上给他立了碑,现在去哈尔滨还能看着。
这事给大伙儿提了个醒,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越是看着和善的人,保不齐心里揣着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