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北大校长蒋梦麟向妻子提出离婚,妻子定睛看着他说道:“离婚后,你一定会

历史阅读者 2025-08-08 14:23:37

1928年,北大校长蒋梦麟向妻子提出离婚,妻子定睛看着他说道:“离婚后,你一定会后悔!”蒋梦麟听后哈哈大笑:“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怎会后悔!”谁料,如愿以偿的蒋梦麟转身就悔不当初……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经历着新旧思想剧烈碰撞的浪潮,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们既想挣脱封建枷锁,又不得不在传统孝道面前低头。

1908年秋,浙江余姚蒋家宅院里张灯结彩,正在举行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

22岁的蒋梦麟此时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农学,对父母安排的婚事全然不知。

新娘孙玉书是个裹着小脚的旧式女子,虽不识字却温顺贤惠。

在太平洋彼岸的伯克利校园里,蒋梦麟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他原本立志通过农业振兴国家,却在接触西方教育体系后转变志向。

1912年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后,他毅然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师从著名哲学家杜威。

十年寒窗苦读,他不仅精通英德法三门外语,更将西方教育理念融会贯通。

1917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时,这位浙江青年已然成为兼具东西方视野的学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蒋梦麟应恩师蔡元培之邀回国,开始在北大的执教生涯。

此时的北大正处在思想革新前沿,胡适、陈独秀等新派教授云集。

蒋梦麟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很快在人才济济的教授队伍中崭露头角。

1923年蔡元培因政治原因辞职,蒋梦麟临危受命接任代理校长,四年后正式执掌这所中国最高学府。

事业如日中天的蒋梦麟,却在个人生活上面临着巨大困扰。

发妻孙玉书始终无法适应知识分子的生活圈,日常交际中常因不懂洋派礼仪闹出笑话。

这种文化隔阂让蒋梦麟倍感难堪,渐渐对妻子产生疏离感。

1927年在南京参加教育会议期间,他结识了已故好友高仁山的遗孀陶曾谷。

这位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的新女性,既通晓诗词歌赋又擅长社交应酬,很快与蒋梦麟陷入热恋。

1928年深秋,蒋梦麟向结发二十年的妻子提出离婚,这个决定在保守的北大校园引发轩然大波,不少教授联名写信劝阻。

孙玉书含泪签下离婚协议时留下预言:"你将来定会后悔。"

当时正沉浸在新恋情中的蒋梦麟对此不以为然,次年春天便在上海与陶曾谷举行新式婚礼。

这场婚姻虽得胡适等开明派朋友见证,却让蒋梦麟在传统派人士中的声望一落千丈。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北大南迁组建西南联大。

作为校务负责人的蒋梦麟频繁往返于重庆与昆明之间,陶曾谷在此期间逐渐暴露出性格缺陷。

她以校长夫人自居,时常干涉校务人事安排,更在1943年策划"劳军舞会"引发争议。

这场让女学生陪美军军官跳舞的活动,被舆论抨击为"有辱斯文",直接导致蒋梦麟在教育界的声誉严重受损。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57岁的蒋梦麟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

昔日门生故旧纷纷与他保持距离,陶曾谷的抱怨指责更让他心力交瘁。

退居台湾后,这位曾叱咤教育界的风云人物整日闭门不出,晚年回忆录中对两段婚姻都讳莫如深。

1964年病逝时,陪伴在侧的只有几位早年学生,曾经的爱情盟誓早已化为泡影。

台湾"国史馆"收藏的往来信函中,胡适曾在私信里感叹:"梦麟兄晚年常言,当年若懂得以柔克刚之道,何至于此。"

0 阅读:150

猜你喜欢

历史阅读者

历史阅读者

欢迎关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