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程用户越多亏越狠AI编程公司普遍不赚钱
看起来赚疯了的AI编程公司,其实已经亏到发疯?
据TechCrunch最新调查,那些在风口上的AI编程独角兽,正面临着“用户越多、亏得越狠”的怪圈。
以Windsurf为例,年收入已达4000万美元,还差点被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内部人士透露:毛利率显著为负,越做越亏。
根本原因在于,AI编程类产品对大模型的强依赖:
- 每次代码生成都要调用大模型,按Token计价,用户用得越多,调用成本越高;
- 为了保持竞争力,还必须持续接入最新模型,更新成本随之上涨;
- 而用户每月只交几十美元,远不足以覆盖高频调用所产生的成本。
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现在所有AI编程产品利润率都接近亏损,“情况相当糟糕”。
为了止损,这些公司尝试过不少招数:
- 自研模型:希望摆脱模型供应商控制,但技术和资金门槛过高,Windsurf最终放弃;
- 卖身套现:抓住市场热度出手,Windsurf就曾考虑直接被收购止损;
- 涨价转嫁成本:Anysphere曾调整定价,把高级模型使用成本转嫁给活跃用户,结果遭到大量吐槽,CEO不得不亲自发文道歉;
- 寄希望于成本下降:认为新一代模型推理成本会随效率提升而下降,但现实可能正相反,复杂任务让计算需求反而更高。
更难的是,AI编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Cursor、Replit、Lovable等初创崛起迅猛,连OpenAI、Anthropic等大模型厂也亲自下场。
持续烧钱、高度同质化、用户又对价格极其敏感,AI编程这门生意似乎正在逼近极限。
风头正劲的时候套现走人,是某些创始人的现实选择。但对于仍在场上的玩家,真正的问题是:赌注还撑得起多久?(配图由AI生成)
参考来源:techcrunch.com/2025/08/07/the-high-costs-and-thin-margins-threatening-ai-coding-start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