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决定看似简单,背后却藏着家族恩怨、权力博弈和大国角力的三重复杂纠葛。 菲律宾的政治棋盘上,每一步落子都关乎多方利益,而这次弹劾案的走向,无疑是各方势力角力的结果,也预示着未来菲律宾政治格局和外交走向的微妙变化。 老杜在任时,推行铁腕禁毒政策,手段强硬,虽然在国际上引发争议,但在国内尤其是南部棉兰老岛地区,获得了极高的支持率。 那里的民众饱受毒品危害,老杜的行动给他们带来了久违的安全与秩序,因此老杜在当地根基极为深厚。莎拉继承了父亲的政治基因,踏入政坛后,迅速崭露头角。 2022 年,她与马科斯搭档竞选,角逐副总统之位,令人瞩目的是,她的得票数竟然超过了竞选总统的马科斯,这一结果无疑让马科斯阵营心生忌惮。 在菲律宾的政治生态中,权力的平衡微妙而脆弱,一山难容二虎,两个政治家族的核心人物同处一个权力体系下,矛盾的种子就此埋下。 此次弹劾案表面上是对莎拉 “威胁暗杀总统”“滥用职权” 等指控的回应,实则另有隐情。 去年,莎拉因预算被削减、在内阁中的职位被边缘化,内心不满溢于言表,公开放话 “要是我出意外,杀手会去找马科斯夫妇和众议长”。 这话虽有情绪宣泄之嫌,却也反映出她与马科斯阵营之间矛盾的激化。更重要的是,莎拉在外交政策上与马科斯政府背道而驰。 她多次批评马科斯政府全面倒向美国的路线,对美菲军演明确表示反对,并且在南海问题上,主张与中国加强沟通与合作,这种立场与马科斯背后亲美势力的意图大相径庭,彻底触怒了他们,成为弹劾案的深层导火索。 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最高法院的态度至关重要。最高法院裁定此次弹劾案违宪,关键在于宪法中 “一年内不能重复弹劾” 的规定。 众议院去年 12 月已经提交过三次弹劾案,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 2 月又第四次提出弹劾,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院 15 名法官中有 12 个是老杜在任时任命的,这一人员构成使得裁决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早有端倪。 反对派自然对此不满,少数党领袖索托气急败坏,指责这是 “扼杀弹劾程序”,但多数派以 19 票赞成的结果,让弹劾案暂时尘埃落定。 美国在菲律宾的政治棋局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影响力无处不在。马科斯上台后,为了寻求美国的支持,全面倒向美国,允许美军在菲律宾新增 9 个军事基地,甚至计划部署陆基中导系统。 这一举措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将菲律宾推向大国博弈的前沿,明显是在美国的授意下对中国施压。 而莎拉则继承了老杜的 “独立外交” 路线,她公开宣称 “菲律宾不应该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并且在中菲建交相关活动中,积极强调两国友好历史,致力于推动中菲友好合作。 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态度,符合菲律宾的国家利益,却触动了美国在菲律宾的利益布局,美国自然难以容忍菲律宾出现一个不听其指挥的领导人。 时间节点对于理解这场政治博弈也十分关键。2028 年总统大选日益临近,莎拉凭借家族影响力和自身政治主张,被普遍视为热门人选。 马科斯阵营深知莎拉对其未来政治布局的威胁,试图通过弹劾提前终结她的政治前程。 然而,他们低估了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的根基。 莎拉的哥哥保罗在达沃市稳坐议员之位,老杜的众多支持者在中期选举中强势逆袭,再加上最高法院的裁决成为莎拉的 “护身符”,使得马科斯阵营的如意算盘落空。 不过,这次最高法院的裁决只是暂时叫停了弹劾。众议院完全可以等到 2026 年 2 月,避开宪法限制后卷土重来。 此外,国际刑事法院一直盯着老杜的禁毒案,这也可能成为针对莎拉的潜在威胁。马科斯阵营若铁了心要对付莎拉,后续或许还会使出更多手段。 但此次莎拉成功化解弹劾危机,无疑给马科斯阵营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明白莎拉绝非轻易可被击败。
眼看中国允许逮捕非法坐滩人员,小马科斯坐不住了,东盟多国表态。在南海,一艘生锈
【75评论】【10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