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他斥巨资192元,买了一箱茅台,被众人骂傻瓜,可47年后,这箱茅台竟让他成为了“千万富翁”!为何? 2022年10月,竟然用903万人民币拍卖了一箱1974年“葵花牌”茅台,这价格简直就是中国白酒卖出的最高的历史纪录。 而这箱酒的主人,就是张永贵。 虽然,他已长眠地下。 然而,那一年同样有一位山西煤老板挖出自己珍藏15年的500瓶茅台时,却发现它们变成了分文不值的“废水”。 那么,张永贵是如何慧眼识珠的呢? 1974年,中国经济刚起步,大家都在忙着挣钱。 那年夏天,美国华侨张永贵回到广东探亲。 他听说茅台酒在国内便宜又正宗,就花192元买了一整箱24瓶“葵花牌”茅台。 这在当时绝对是天文数字,内陆的工人月薪才三四十元。 当时周围乡亲都笑他是“傻子”,192元相当于他省吃俭用半年的积蓄。 但张永贵却不这样觉得,他觉得喜欢就要买! 他热爱白酒,觉得茅台的手工酿造工艺独一无二,尤其“葵花牌”是最后一茬产品,次年就停产了,这种稀有性让他更加喜欢了。 买酒纯粹出于喜好,并非投资,所以他连一瓶都没舍得喝。 回到美国后,他读到新闻,国外老葡萄酒拍卖价高得离谱,像拉菲酒窖的陈酿轻松卖上百万元。 这让他意识到那箱绝版茅台未来可能值大钱。 张永贵二话不说,将酒封存在地下室。 他不是土豪,没专门酒窖,就用了最土的办法。 用蜡密封瓶口,再用木箱包裹,隔绝光线和湿气。 地下室温度恒定在20度左右,湿度控制在60%以下,每年检查一次。 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茅台从几元一瓶飙到几千元。 2018年张永贵去世,酒留给了儿子张宗任。 2021年,张宗任委托美国拍卖行出手这箱酒。 鉴定时发现,酒保存得如新瓶一般,标签完整,“葵花标”的稀有性让它成了藏家眼中的圣品。 拍卖会上,买家争得面红耳赤,最终以859万成交,平均每瓶35.8万元。 192元变859万,47年的等待,回报率高达44.7万倍。 没人再笑张永贵傻,反而赞他“聪明“。 茅台酒睡着觉就成了历史文物,关键是你得有耐心让它“睡对地方”。 2010年,中国煤炭业火爆,山西一位矿老板赶上风口,赚得盆满钵满。 他爱酒如命,十多年里攒下500瓶茅台,花了近百万。 收藏初衷是宴请和显摆,毕竟煤老板圈子里,茅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但他不懂藏酒,也没张永贵的远见,把酒当土豆埋进老家院子里。 心想“土地纯天然,肯定保鲜”,还省了酒窖钱。 院里土壤潮湿,酸碱度不稳,夏天地温飙升到40度,冬天冻成冰坨子。 500瓶酒只用麻袋裹着埋入,瓶盖密封不严,雨水渗漏、细菌滋生,酒体开始变质。 2022年煤炭业寒冬,他资金链断裂,想起了这笔“地下宝藏”,满怀希望挖出来。 这时候,他却傻眼了,大部分瓶子布满霉斑,开瓶后酒液浑浊发酸,一股馊味。 赶紧找专家鉴定,结论是一文不值。 水分氧化了酒体,高温破坏了酱香,微生物发酵变质了。 专家分析,这相当于损失1500多万。 按2022年茅台市价,500瓶值800万元以上,加上15年收藏溢价,轻松过千万。 煤老板悔青了肠子,相当于白丢了8套二线城市房产。 这事儿,让大家开始明白茅台收藏不是随便买买放放就发财。 高利润伴高风险,环境控制差一点,投资全打水漂。 中国白酒协会数据显示,民间藏酒九成败于保存不当,每年损失超10亿元。 茅台作为酱香酒,53度纯粮酿造的稳定性虽然强,也扛不住土壤污染、温度剧变或密封疏漏。 两条路,两种结局,背后是人性和时代的映射。 普通人别学张永贵囤整箱,也别模仿煤老板埋地下。 “收藏不为暴富,只为那一口岁月醇香。” 主要信源:(—券商中国—一瓶38万!“葵花”茅台突然火了,有人900万买了一箱!)
1974年,他斥巨资192元,买了一箱茅台,被众人骂傻瓜,可47年后,这箱茅台竟
炎左吖吖
2025-08-09 09:40:13
0
阅读:0